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新华社记者)抓落实,是一切政策红利释放的关键。当前民间投资增速不断下滑,中央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遭遇哪些落地慢、落地难?地方配套措施是否存在不同步、不到位?国务院派出的9个专项督查组在山西、吉林、四川、河北、重庆等地展开了督查追问。
屡遭“白眼”频“碰壁”:说好的支持去哪儿了
“现在民间投资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缺乏公平待遇。”重庆一家环保企业负责人向督查组坦言,虽说市场需求不足也是重要因素,但并非所有行业不挣钱,比如不少医药、文化、环保企业效益都不错,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也想扩大投资,但屡遭“白眼”频“碰壁”,影响了投资动力。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实施同等待遇。然而督查组发现,一些地方和金融机构并未做到“一碗水端平”,在规模上“重大轻小”,在身份上“重公轻私”,在地域上“先内后外”。
四川远舰建设集团董事长杨远见颇有感触地说:“现在很多PPP项目就是为国有企业‘量身定做’的,很少有民企参与的份儿,有的地方直接告知‘优先考虑国企’。一方面是因为国企能从银行贷到更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政府也想避免引发道德风险质疑。我们申请过很多PPP项目,都被以各种理由拒绝了。”
在河北,一家民营焦化企业负责人反映了同样的疑惑,“国务院明文要求,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合理降低国有控股企业中的国有资本比例。但地方在化解‘僵尸企业’时,却只愿意卖给国企。‘宁可冰棍化掉,也不让别人吃掉’。”
同样反映突出的,是到银行屡屡“碰壁”。“银行都会拉出一个规模排名,行业前20强可以放贷,中小民营企业只能‘靠边站’。”英利国际置业副总经理杨晓榆在督查组座谈时直言,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新增就业,但最近两三年民企不仅排在国企后面,连外企地位都比不上。不能因为“出身”不一样,参与市场竞争的难度和结果就不一样。
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政策卡在半空中
“在落实支持民间投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规范性文件内容‘打架’,项目审批程序繁琐,甚至一些文件规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就加强市场监管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统筹考虑不足。”重庆市政府法制办高级法律专务谢建军表示。
从第一阶段对9省(区、市)实地督查的情况看,企业对这两年政府服务态度转变普遍予以好评,不过对政府办事效率仍有不少“吐槽”,认为是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一些基层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支持民间投资缺乏积极性。
山西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说,仅办理施工许可证就需提供52项资料和证件,办分项证件还要履行十余项手续,“所有证件办好需500份资料,等手续办好,商机早失了。”
青海央宗药业法人代表徐楠向督查组反映,公司开发了一款降血糖的藏药,研制花了六年,审批已经五年半了,相关部门迟迟拿不出审批结果,每次打电话催促,得到的答案总是“我们人手太紧”。“再这么拖下去,项目肯定要黄了。”徐楠说。
“政策落实的关键在于中央与地方权、责、利的清晰划分与界定,中央把握大方向,地方应该出台实打实的、有针对性的实施细则。”学平大健康监事会主席周静渝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印发之后,很多地方出台了配套文件,但具体该如何投资无从下手,最后出现投资不足、投资乱象不足为奇。
动真格、出实招、多让利:民间投资得“真金白银”
从实地督查的情况看,地方动真格、出实招、多让利,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才能落实好,民营企业才能得到“真金白银”。
在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荣发集团董事长孙亚坤告诉前来走访的督查组:“作为吉林省扩权强县试点县,企业的审批手续基本可在农安县直接完成,甚至只需找一个部门、送一趟材料。以前三个月才能办成的手续,现在三天就好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不少民营企业前来扎根发展。”
为推动相关政策“一竿子扎到底”,山西近期制定了《全省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工作方案》,要求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每人联系1户民营企业,研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助推企业发展。目前,各市县领导联系工作已陆续展开。
针对企业反映最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督查组发现,各地均由财政出资设立了多样化的基金、转贷金,为企业提供短期流动性帮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同时探索与金融机构合作创新信贷品种,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江苏在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专项资金中开展“苏科贷”,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领域。目前,全省80%以上研发投入、70%以上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民营企业实施。重庆江津区则设立2亿元起始周转金,为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到期时提供“过桥”,预计今年可撬动银行向实体经济提供70亿元续贷。(记者姜琳、华晔迪、董小红、李超、朱基钗、于佳欣、庞书纬、王自宸)(完)
相关链接:
降低制度不确定性 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