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6月1日电(吴涛)华为向三星发起的专利诉讼一事持续发酵,有分析人士表示,此举意义重大,折射出中国通信技术成长与质变,也存在触发中国手机厂商专利大战的可能,不过“高价值专利大都集中在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手中,只要这些企业不主动出击,国内手机厂商专利大战就不会掀起。”
三星遭华为诉讼 称或采取措施回应
近日,华为在中美两地向三星发起的专利诉讼引起关注。华为在诉讼中要求三星就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对华为进行赔偿,这些知识产权包括涉及通信技术的高价值专利和三星手机使用的软件。
对此三星相关负责人接受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采访时表示,正在谨慎评估此事对三星的影响,可能会采取适当措施维护三星的商业利益。
华为负责媒介工作一位负责人31日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进一步消息发布。日前,华为表示,公司致力于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原则的基础上进行专利许可,但有权从使用其技术但未获得专利许可的公司获得合理赔偿。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过去华为在专利维权方面曾赢得多起诉讼。但这是华为首次向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发起挑战。如今华为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华为迅速崛起,三星是面临威胁最大的科技集团之一。
分析称“和解”概率大
华为对三星诉讼,目前普遍观点认为双方将以“和解”告终。通信领域专家项立刚接受中新网采访时也表示,最终结果有各种可能,但“和解”可能性较大,“巨头企业之间诉讼,更容易通过沟通后达成协议,最终和解。
如早在2003年,思科起诉华为,认为其侵犯了思科的知识产权,最终结果是思科撤诉,双方“和解”,代价是华为停止销售诉讼中所提及的产品。
在这次华为起诉三星事件中,华为并未公开索赔金额。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丁建新说道,“华为希望三星尊重华为的研发和知识产权成果,停止未获得许可情况下的专利侵权行为,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华为一起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有韩媒分析称,华为此举是为了交换三星所拥有的技术专利而采取的迂回战术。据了解,华为目前与爱立信、高通、诺基亚、阿尔卡特-朗讯以及其他很多电信技术厂商有交叉许可协议。
国内手机厂商专利大战或一触即发
华为起诉三星后,国内的另一个手机通信专利巨头、中兴通讯终端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曾学忠接受国内某媒体采访时,对终端厂商的专利战发表了看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底线是不要影响到我,否则(我)也有发怒的时候。”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给国内手机厂商提了个醒,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专利俨然已经成为手机厂商超车和自保的一个有力武器。这不禁让人猜想:国内会不会爆发专利大战?毕竟这几年手机通信行业谈论最多话题之一就是专利,2014年底,小米在印度被爱立信告上法庭,理由就是专利侵权。
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认为,一场腥风血雨的专利战已拉开帷幕,“如果此次对三星诉讼成功,华为对国内手机公司的诉讼也是早晚的事情。”
不过项立刚认为,短期内通信领域或不会发生专利大战,因为目前国内手机厂商申请的专利虽然在增多,但大多是低层次的专利。“高价值专利大都集中在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手中,只要这些企业不主动出击,国内手机厂商专利大战就不会掀起。”
“再看华为,主动出击概率较小,正如任正非所说的一样,专利是‘核保护伞’,顾名思义,其自我保护因素占主导地位。”项立刚说道,“不过这次诉讼给国内手机厂商提了个醒:没有专利是万万不行的。尤其是中小手机厂商,未来会面临较大的发展压力。”
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2015年国际PCT专利申请数量统计,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了3898项专利,较上年增加了456项,连续第二年居全球企业之首。截止2015年底,华为在全世界范围内累计获得授权专利50377件,这些专利包括对智能手机具有很高价值的LTE通信、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等专利。
通信领域中国进入专利强国
当初被诉讼,现在主动诉讼,被告原告角色的转换也折射出中国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专利方面,国内手机厂商近年来纷纷增强了专利保护意识,加大了技术研发力度。
以华为为例,2015年,华为对新技术、新产品和无线通信标准的研发投入达596亿元人民币,占销售收入15%。另外,中国通信专利巨擘还有中兴、大唐等;小米、OPPO等专利建设也在崛起。项立刚认为,无论是从专利数量,还是专利价值,在通信领域中国已经可以称之为专利强国了。
移动通信技术上面,中国实力也不容忽视。5月31日,首届全球5G大会在中国召开,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5G专家罗振东认为,此会召开意义重大,这与中国通信技术大幅提升息息相关,新一代通信技术,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据了解,4G时代,中国就有自主研发的4G制式;5G时代,中国正在积极参与、推进形成全球统一的5G国际标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说道,部分我国自主5G技术与国际水平并驾齐驱。(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