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两个主题让人印象深刻:一是“互联网+医疗”,二是“健康扶贫”。医疗卫生是最重大的民生之一,属最重要的公共品供给之列,因而历来是国务院部署重点。李克强总理“民为本、利天下”的施政誓言,始终在医卫领域彰显。
此次常务会的安排尤有意味。
确定发展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措施,通过互联网+医疗更好满足群众需求,这是执其一端——依托高科技和新业态,使国民医疗服务大大提质增速,如同乘上医疗“高铁”,风驰电掣。
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这是执其另一端——如同已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还须在很多地方尤其是特困地区保留并改善“绿皮车”,以确保发展过程中不会有人掉队。
什么是健康中国?首先是民生中国,施政中充盈着民生情怀。健康医疗的站台上,能赶上风驰电掣的高铁,也能等来耐心温暖的绿皮车,努力不使一个人落下,这样才能使全体国民心安。民安才国安,本固则邦宁。
事实上,这两者并不是割裂的。发展和应用好健康医疗大数据,针对的是所有人,无论城乡,也无论贫富。中国发展到现阶段,老百姓整体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就须加大有效供给。大数据等新技术能产生巨大的“健康红利”,并且这种红利天然就带有互联网的本质属性,即公平、分享。政府要做的,就是以电子政务的形式建立一个统一、权威、开放的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以促进和培育新业态,普惠地满足老百姓需求。
从总理强调的内容,能看出一种深切的民生关怀。李克强在当天会上要求重点推进网上预约分诊、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医保异地结算等群众迫切所望。也就是说,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医疗,首先得让老百姓感受到真正的实惠。
健康扶贫则是在普惠基础上,具体针对弱势群体。数据显示,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约790万户,占建档立卡总数的42%;农村贫困人口中,患大病的近200万人,占3.6%,患长期慢性病的有700余万人,占12.9%;在各种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在各地区都排在最前面。
无论身边事例或新闻报道,我们应该都不陌生那些患病后从小康坠入困顿的情形,更不用说那些因病拖得整个家庭世代贫困的辛酸故事。贫困地区医疗服务,是整个公共服务体系中的突出“短板”。因而,健康扶贫至少具有和交通扶贫、教育扶贫等同样的分量。甚至,因为其更直接和紧迫,也就具有更温暖的力量。
公共服务扮演雪中送炭角色,莫过于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比如,具体言之,像此次常务会定下的那样,让他们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实现各类医保、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这就解决了很多贫困家庭根本交不起押金的现实困难。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健康是幸福之基”。总理也正是这么做的:一手大力推动医疗“高铁”创新发展,一手稳稳托住健康“绿皮车”暖政兜底。(来源:第一财经)
相关链接:
以总理两个月二度访俄 美国是不是该慌了?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