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走在马鞍村的沟壑间,38岁的农业部干部梁希震就被“震”到了。
这个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高坪乡的小村庄,只有397户人家,被分成5个村民小组,散落在7.8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作为农业部部长办公室的青年干部,梁希震并不缺乏基层调研经历。可是,当他以马鞍村“第一书记”的身份参与这个小村庄的建设时,才更加认识到农业部坚持30年扶贫武陵山区的深意。
担任马鞍村“第一书记”9个月来,梁希震以一件又一件“小事”,点点滴滴地改变着这个村庄的“微面貌”。
农村工作既要一竿子插到底,又要胸怀全局
梁希震并不是农业部第一个到武陵山区基层挂职的干部。1986年,农业部贯彻中央部署要求,担负起帮助武陵山区核心贫困区湖北恩施、湖南湘西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历史重任。
30年来,先后有336名农业部干部挂职武陵山区,梁希震从部长办扎到了马鞍村,成了一名两脚踩泥的“土村官”。
马鞍村位于永顺县高坪乡东北部,有精准扶贫户113户共389人。近几年,永顺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马鞍村种上了3700多亩猕猴桃,村民们都指望这毛绒绒的小果子成为村里的“致富果”。
一进村,梁希震就在村主任向言奎家里搭了铺,跟着向言奎一家一户看果园。但走遍村民的果园,梁希震的眉头皱了起来,“咱们村的猕猴桃产业还停留在村民自发种植的阶段,一没有标准化,二没有规模化,三没有品牌化。这样的粗放式发展要改变。”
梁希震意识到,发展特色产业,就村抓村远远不够,要把村庄发展放在全县经济发展一盘棋的格局中,马鞍村的产业发展才有后劲。“中组部派驻‘第一书记’进村,就是要我们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来解决村庄的发展问题。”他说。
2015年年底,梁希震开始参与编制《永顺县山地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规划》,柑橘、猕猴桃、优质水稻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建立生产销售服务体系等工作逐一提上日程。
留下一栋漂亮的村部楼,不如留下一个好发展思路
上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之后,马鞍村的村集体成了“空壳”,只能靠转移支付紧巴巴地过日子。
2015年年底,马鞍村获得了10万元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资金。这笔钱怎么用?村支“两委”班子开会时,几个班子成员都觉得该把老村部楼翻盖一下,“给村民建个读书室、活动室,把村部楼建漂亮,马鞍村人的脸上也有光”。
但梁希震给班子成员做工作:钱用来建村部楼,村集体又成了一穷二白。不如将这笔钱作为股金投入到马鞍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筹建中,一来可以更好地引导合作社规范发展,二来有了“生财之路”,想为村民们办点事,不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样的思路得到了“两委”班子的一致支持。今年3月,马鞍村天益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这是马鞍村的第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春第一批购买化肥,合作社为400多户社员省下不少钱。“过去多收几个猕猴桃就挺高兴,哪里想过抱团发展。”向言奎说。
每年八九月,武陵山区会迎来旅游旺季。有驴友经过马鞍村,会跟村民要求买几个猕猴桃尝鲜。尽管当地的猕猴桃10月才能完全成熟,村民却乐得顺水推舟做这些上门生意。
“没有达到一定成熟度的猕猴桃,放再长时间都不会熟,更不会好吃。村民们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砸的是湘西猕猴桃的牌子。”梁希震在调研中发现这类问题,很是痛心。
他认为,首先要保证生产的农产品品质。天益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严格统一技术规程,严禁早采、早卖和施用膨大剂。
习惯了分散种植的村民们嫌“管得多”,梁希震不厌其烦地跟社员讲,“合作社的建立就是要把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制定好,有了标准化的产品,咱们的猕猴桃才有打品牌的底气。”
给钱和物,不如培养农民的市场理念
永顺县的农民有养本地黑猪做“年猪”的传统,一家一户养上三两头黑猪,过年做成腊肉挂在火塘上,好吃耐放。可这么好的特产,却没能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永顺县农业局局长向加林分析原因说,曾经有企业来永顺订购黑猪,市场好了,农民偷偷把猪高价卖了;市场差了,企业又不来收了。一来二去,永顺县的黑猪也只能供村民们年节时打打牙祭。
梁希震把县里养猪大户组织起来成立黑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由饲养能力较弱的村民和贫困户按照自己的能力认养黑猪,仔猪和饲料的费用全部由订购黑猪的企业垫付。到了收猪时节,一旦市场出现大幅度涨跌,合作社将作为代表同企业商议一个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价格。
“如果再出现农民自己偷偷把猪卖高价的事,合作社的乡里乡亲就要找这人说说了。同样,市场价格过低时,抱团的养殖户有了话语权,企业也不能随意解除订单。”看着村民们诚实守信的商业理念逐步形成,梁希震也收获颇多,“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用基层的办法解决基层的问题,智慧在民间。”
任期将满,梁希震的笔记本上记着几件他仍牵挂的事:村级小学撤并造成孩子上学难;农村缺乏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随礼”风俗给村民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对此,梁希震并不担心。2016年农业部定点扶贫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对恩施、湘西两州的老百姓再次作出“一诺十年”的承诺,农业部继续对脱贫人口进行帮扶。
相关链接:
老赖做村官盖小楼欠23万10年不还 遭异地强执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