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从十七孔桥看默克尔第九次访华 中德三层面拉紧共赢纽带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06-15 14:52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15日电(记者杨月)德国总理默克尔12日至14日访问中国,并出席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这是默克尔作为总理第九次访问中国,她带来了“半个内阁”和一个高级经济代表团。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默克尔时指出,在高起点上深入推进中德合作,需要双方携手前行。双方要把好方向,拉紧互信纽带。默克尔则表示,将继续深化两国在经贸、金融、创新等领域合作。

  中德自2010年开始形成总理级政府磋商机制,这是中国与西方大国之间唯一的总理级磋商机制。访问期间,默克尔和李克强总理一同在颐和园远眺象征着互信、合作、共赢精神的十七孔桥,共同传达着合作共赢、求同存异的积极信号。

  6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图片来源:新华网

  互补: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从概念到实践

  十七孔桥的寓意,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合作”。正所谓: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和默克尔的发言中都不约而同地聚焦了两国政府为“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的对接搭建平台,从而引导和鼓励两国企业实现项目落地。默克尔还用“加紧”“落实”“深化”等词汇表达了德国在“工业4.0”同“中国制造2025”对接合作中的诚意,她表示,将继续深化两国在经贸、金融、创新、开拓第三方市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签证便利化等领域合作。

  那么“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的对接现在到了什么程度?

  2014年8月,中国政府出台《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提出“推动中德两国在沈阳共建装备制造业园区”。

  2015年10月,常州科教城“中德创新园区”引进的重要项目——中设设计集团与德国KZA建筑设计事务所关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合作项目正式落地。

  2016年2月,西门子与青岛中德生态园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在中德生态园合作建立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这是目前西门子在德国本土外设立的首家开展工业4.0应用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近期,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也公开表示,年内两国将共同支持在四川省建立中德创新产业合作平台,支持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尽快启动一批合作示范项目。

  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从概念到实践,日渐清晰。

  异同:东北老工业区不能盲目照搬鲁尔区的转型经验

  东方和西方都有桥梁,但构造、样式、材质都各不相同。当人们看到中国的十七孔桥与德国的马格德堡水桥,都会感慨不同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带来的共性之美和差异之美。

  谈到“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的共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特约研究员、经济与社会科学博士史世伟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二者首先是有高度契合的基本思想,它们都立足于创新,以智能化为主要愿景,都强调以互联网为手段,形成层次更丰富的信息系统,将人和人、物和物、人和物全面连接。”同时,史世伟认为,双方的合作互补性强,德国在自动化、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方面有优势,中国则在电子通讯方面有优势,互联网技术方面双方不相上下。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也通过实地布局为对接做了充分的准备,常州科教城的中德创新园区和西门子(青岛)创新中心就是明证。

  相同的理念、较强的互补性、充分的准备工作,使“中国制造2025”同德国“工业4.0”的对接得以务实推进。14日,默克尔亲赴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中国重工业基地沈阳,则被看作对中国结构性改革持积极态度的标志。

  中国东北老工业区和“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在发展历程、产业形态等方面都颇具相似性。历经十余年的改造振兴,鲁尔区从曾一度破败的大型工业区转变成了全新概念的现代生活空间。

  东北老工业区能复制鲁尔区的经验吗?“二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结构改革和转型方面确实能共享经验,但同时也要看到差异性,比如体制机制、文化传统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可盲目照搬鲁尔区的转型经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李曦辉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竞合:朋友还是对手,老伙伴遇到了新问题

  十七孔桥的另一个寓意就是“共赢”。

  数据显示,中德贸易额2015年为1567.8亿美元,约相当于中英、中法和中意贸易之和,德国是欧盟内部遥遥领先的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据中国对欧盟贸易的近三成。

  然而,在“火热交往”的背后,中德关系竞争性一面不断上升。“德国是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中受益最多的欧洲国家,如今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去年德国对华出口额近20年来首次同比下滑,德国企业界抱怨中国经营环境越来越不友好。”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中德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6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并举行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图片来源:新华网

  “仅今年上半年,中国对德国企业的并购规模就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教授刘立群向中国青年网记者列举了一系列收购案例,包括中国美的集团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等。在刘立群看来,这些收购案引发了德国对技术流失的担忧,担心动摇德国核心竞争力优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在技术输出的过程中,对知识产权保护、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便不足为奇。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所长、德国研究中心主任、《德国研究》杂志副主编郑春荣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以前,德国输出技术,中国提供市场,从而达到一种互利共赢的和谐状态。如今,必须挖掘新的合作潜力,比如2014年中德两国共同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提到的,开展面向第三方市场的国际产能合作,包括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开展项目,将成为两国新的合作方式。”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正在酝酿的具体项目包括中德在阿富汗的合作、中国铁路同德国铁路之间的合作等。

  “中德之间要沟通的问题越来越多,这本身就是关系成熟的结果,中德关系成为中欧关系乃至中国与发达国家关系的‘晴雨表’,如何延长高位运行的历史最好时期合作,成为默克尔第九次访华的最大看点。”王义桅说。

  欢迎拨打中国青年网新闻热线010-57380651或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youthpress@126。com;关注“细腰蜂”(ID:beeyouth)微信公众号,可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关注“学习者”(ID:youth_xuexi)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学习动向。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编辑:王善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