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幸福密码一:守望相助共创和谐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共进,携手打造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草原青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再是一座城市的一个活动,而是深入每一个市民心中的一种行动,“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早已成为每一位青城市民的心声。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治国理政新实践·内蒙古篇】草原青城呼和浩特的“幸福密码”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06-15 23:10

  “呼和浩特”为蒙古语,译为“青色的城”。这座祖国北疆内蒙古正在迅速崛起的草原都市,素以“天堂草原,塞外青城”闻名;作为伊利、蒙牛两大乳业集团的“大本营”,又有“中国乳都”之称。

  2016年1月28日,呼和浩特市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重大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方面受到国务院的表扬;2016年2月23日,在中央电视台联合国家统计局等单位开展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评选中,呼和浩特市成为2015年度最具幸福感的省会城市之一。

  如今,“青色宜居之城,幸福呼和浩特”成为这座草原都市的新名片。

  “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在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时期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工作作出了战略部署。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按照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城市的呼和浩特,按照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提出的 “率先发展、走在前列”的要求,走出了一条团结奋进、文明宜居的幸福之路。

  图为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的少数民族居民围坐在一起包饺子:“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各族群众之间和谐团结,大家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亲如一家心连心。”(资料图)

  幸福密码一:守望相助 共创和谐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生活在呼和浩特市的各民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团结共进,携手打造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

  艾叶飘香,民族情深。端午节前夕,呼和浩特市清泉街社区的居民们围坐在一起包粽子:“生活在这个社区的各族群众之间和谐团结,大家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亲如一家心连心。”社区朝鲜族老人金福姬感慨道。

  社区党支部书记武荷香对民族工作深有体会。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30多年来武荷香在社区里不断加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在工作中,我努力把民族政策宣传好,把各个民族团结好,让我们社区的各项工作都走到前列,各民族大团结,我们社区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呼和浩特市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回、满、藏、达斡尔、鄂温克等多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城市,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28.9万,其中少数民族聚居村125个,分布在9个旗县区。

  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呼和浩特市委书记那顺孟和表示:“要用改革创新的理念切实打牢民族团结基础,不断巩固民族工作成果,全力适应和引领首府民族工作新常态,为呼和浩特市的稳定、繁荣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先后出台了《呼和浩特市民族工作若干规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并完善了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兼职委员制度,调整和充实了兼职委员和委员单位,明确和细化了相关职责,对委员单位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形成了推动民族工作发展的合力。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呼和浩特市一方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另一方面大力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发展,夯实民族团结亮丽风景线的根基。

  据统计,全市“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民族工作经费5878余万元,城乡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大旗村的李子个大皮薄,远远就能闻见果林里的香甜味,吃起来果肉细腻、汁多味美。”每年李子成熟的季节,很多游客和市民都会专程驱车赶到大旗村,就为尝尝“大旗李子”的鲜美。

  呼和浩特市土左旗大旗村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依托土默川平原得天独厚的土壤环境,当地政府带领村民走上了一条产业致富之路。大旗村党支部书记云润刚介绍说,近年来村里不断加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改造荒坡2000多亩用以发展林果种植业,栽种李子、葡萄、梨等特色果品,大力发展“树林子”、“菜棚子”工程。同时,为了进一步打开销售渠道,村里新建起林果深加工项目和大型冷储库,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

  如今的大旗村已经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李子种植基地,“个大皮薄,颜色紫红,水分大,含糖高”的大旗李子,让过去贫穷落后的小村庄远近闻名,村民们也通过种植果蔬“拔了穷根”,当起了“小老板”。

  人心齐,泰山移。“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这里投资环境好,就是因为这里人际关系好、民族团结好、社会和谐稳定。”一位选择在呼和浩特投资发展的外地企业家由衷地表示。

  便捷的交通让身处青城的老百姓受益,图为呼和浩特市快速路立交桥鸟瞰图。(张雪冬摄)

  幸福密码二:民生工程 温暖民心

  今年呼和浩特市共有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68项,正快速有序推进。一项项实打实的民生支出、一件件暖民心的实事,滋润着草原青城群众的幸福生活。

  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的蒙古族小伙子苏德布仁是一位大学生创业者。2013年,苏德布仁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大学生创业园内成立了蒙古族文化传媒公司,在政府各项优惠政策与扶植下,公司业务开展的非常顺利。作为在呼和浩特这方沃土上成长起来的创业者,苏德布仁由衷地感慨:“跨上骏马,带着梦想,就可以草原上任意驰骋。”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5年呼和浩特市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1.7%。

  目前,坐落于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大学生创业园共入驻企业62家,直接带动就业人数2000人。创业园积极与自治区高校开展战略合作,先后在自治区13所高校内建立了“创业育苗基地”,将50多所区内高校纳入资源库,服务13.7万大学毕业生。

  通过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及技术改造,全面推进棚户区(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住房制度改革,全年确保14890人实现精准稳定脱贫,全面落实乡村医生养老退养政策……今年呼和浩特“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市共有民生工程和民生大事68项,正快速有序推进。

  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杰翔指出,呼和浩特市主要从六个方面发力加快结构性改革,将民生工程落到实处:“强心”工程提振发展信心,“良心”工程夯实发展基础,“暖心”工程保障基本民生,“赏心”工程改善环境质量,“顺心”工程构建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安心”工程推进“平安首府”建设。

  “六大工程”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真正做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

  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上秃亥乡大马王庙村村民张锁仁高兴地说着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后村里的变化,“全家人从过去的危土房搬进了砖瓦房,通了自来水。现在吃得好了,住得好,日子过得这么好,还要咋呢?”

  作为呼和浩特市唯一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武川县乡村大地上 “一片一片透风漏雨的土坯房”成为了历史,如今的村庄美了,村民富了——内蒙古自治区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武川这片革命老区正从根本上发生着变化。一个个村容整洁、环境优美、功能完备、洋溢着时代气息的新农村正在改变着农民的生活,142个村旧貌换新颜。

  2015年,呼和浩特市投入资金71.7亿元,完成509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工程,改造危房38806户,硬化街巷2023公里,解决18.6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村面貌实现新变化。

  老旧小区改造后,曾经脏乱差的“问题小区”——团结小区整洁干净,配套设施完善,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让这里的居民十分满意。(陈立庚摄)

  “过去家里没有暖气,老旧小区改造后,管网改造的同时又做了墙体保温,现在到了冬季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受冷受冻,家变得暖暖和和的了。我们现在就像住上了新楼,心里别提多敞亮了。”呼和浩特市团结小区居民刘桂琴告诉记者。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先后投入资金36.14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71个,建筑面积1861.1万平方米,受益人口30.5万户、76.6万人。新建各类保障性安居房2.9万套,下大力解决了近4万户群众回迁房安置遗留问题,为3.7万户居民解决了房屋产权办证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一大批疑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初夏的一场大雨将青城洗刷一新,雨后初晴的蓝天白云很快“刷爆”微信朋友圈。图为蓝天白云下的内蒙古博物院外景。(资料图)

  幸福密码三:“蓝天白云” 绿色宜居

  经过千余年变迁,当年的天野苍茫早已幻化成了今夕现代化草原都市的繁花似锦,而亘古不变的就是那翻滚在草原上“风吹草低”的绿色波澜与传奇。

  利用端午节小长假,北京市民王勇和家人选择来呼和浩特自驾游:“从北京出发,自驾车只需4、5个小时就能够到达呼和浩特,在这里你可以骑马、看草原,让身心远离城市的喧嚣,得到一次彻底的放松。”

  依托草原城市的青翠底色,呼和浩特旅游主打“草原”牌。草原马汇、呼和塔拉万亩城市草原、成吉思汗广场、哈拉沁生态公园……塞外青城以其独具特色的广阔无垠之美,“幸福着”身处其中的市民,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青城之青,由来已久。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曲著名乐府诗中描述的“阴山”位置,据相关考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北部的大青山。经过千余年变迁,当年的天野苍茫早已幻化成了今夕现代化草原都市的繁花似锦,而亘古不变的就是那翻滚在草原上“风吹草低”的绿色波澜与传奇。

  如今,这里早已是绿树掩映、曲径通幽,依照“草原风情”独特风格打造成为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

  依托草原城市的青翠底色,呼和浩特旅游主打“草原”牌。图为呼和塔拉万亩草场。(资料图)

  近日,呼和浩特市被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牌匾,这也意味着内蒙古自治区首府的园林绿化建设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初夏的一场大雨将青城洗刷一新,雨后初晴的蓝天白云、双彩虹迅速 “刷爆”微信朋友圈,“草原蓝”、“青城蓝”让很多外地的朋友心驰神往。

  市民们用“城在绿中、人在画中”来形容青城的绿色宜居。亭台水榭、鲜花绿地,这些过去只出现在公园里的美景,如今已成为首府乃至居民小区随处可见的寻常景观。

  市民们用“城在绿中、人在画中”来形容青城的绿色宜居。(张雪冬 摄)

  今年,呼和浩特市的园林绿化工作再上新台阶。2016年呼和浩特市园林局实施的城市园林绿化重点项目包括“两带”、“两环”、“六个出城口”、“八个公园”、“二十条景观街”等七项建设内容,项目计划总投资25.1亿元,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10亿元。

  要绿色宜居,也要便捷畅通。从小在呼和浩特市长大的 “老呼市人”刘宪清,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60年代初,我坐上汽车从新城到旧城,中间经过的都是荒滩、臭水沟;那时候鼓楼这边有城墙,墙外边都是沙坑。”如今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让谷俊峰感慨万千:“咱生活的这座城市一天一个样,如今快速路也通了,路畅心畅,去哪都便捷。”

  2015年7月底,投资约200亿元、全长65.31公里的呼和浩特快速路主线全线贯通。快速路工程作为呼和浩特历史上一次性投资额最高、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市政工程,缓解了城市拥堵,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能力,便捷的交通让身处其中的老百姓受益。

  如今,呼和浩特的城市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开工建设呼张高铁、呼准鄂城际铁路,开通运行呼包集城际动车组,结束了自治区没有动车组的历史。启动实施了大青山前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六大出城口及京藏高速两侧绿化整治、“引黄入呼”二期、“气化呼和浩特”、市政道路桥梁管网等一批重点工程,城市发展步入了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新阶段。

  在呼和浩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敬老爱老,市民们亲切地称呼他们为“最美青城人”。图为“最美青城人”交警包青山在指挥交通。(陈立庚摄)

  幸福密码四:德润草原 爱传青城

  “这就是爱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他关心你,你关心他,整个社会就会掀起一场爱的接力。”

  呼和浩特市70岁的李月珍老人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李奶奶”。13年来“李奶奶”风雨无阻,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护送上下学的孩子们过马路。一位孩子在题为《我最敬佩的人》的作文中写到:“一个下雪天,我想李奶奶可能不会来了。谁料风雪中,我再一次看到了李奶奶的身影。我的眼睛模糊了,李奶奶是我最敬佩的人。”

  “这就是爱的力量,榜样的力量。他关心你,你关心他,整个社会就会掀起一场爱的接力。”李月珍由衷地说。

  崇德向善之美,如草原般无垠广阔,让整座城市熠熠生辉。

  2015年2月28日,呼和浩特市正式被中央文明办命名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回望近年来首府的“创城之路”,“五在青城”、“三百”示范活动、“五大专项行动”、道德典型评选表彰等工作亮点纷呈、深入人心。典型人物和事迹所渗透的道德力量,早已成为一道道风景线,让草原青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节节攀升。

  在呼和浩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乐于奉献,勇于承担、敬老爱老,他们是市民心中的 “最美青城人”。

  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雪峰介绍说,呼和浩特市在深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持续开展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的各项活动,大力推送宣传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连续五届开展“最美青城人”活动,在全社会汇聚起崇德向善的社会力量。

  前不久刚刚举办的第五届“最美青城人”暨呼和浩特市道德模范颁奖典礼上,呼和浩特市交通管理支队新城大队三中队交警包青山获“最美青城人”敬业奉献奖——作为一名交警,包青山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整整17年。他每天早上天没亮前就已经到岗,晚上“夜查”结束常常已是晚上10点多;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纯户外”工作,站岗指挥交通、小街巷巡逻、高峰期执勤……周而复始,风雨兼程。

  每天早上6点半,包青山已经将女儿送到学校,比学校规定的到校时间早了一个多小时。看着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教室一角,包青山心里一阵酸楚:“孩子上小学整整5年都是这么过来的,我必须在7点前到岗,只能早些把她送过来。”

  “最美青城人”来自各行各业,也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质朴真切的事迹展示着崇高的道德品格,以点点滴滴的积累,成就着平凡中的伟大、传递着草原青城的崇德向善之美。

  在草原青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再是一座城市的一个活动,而是深入每一个市民心中的一种行动,“同住一座城,共爱一个家”早已成为每一位青城市民的心声。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作者:] [编辑:王秋芳]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