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昆明6月24日电(王祎)临近“6·26”国际禁毒日,云南省最高人民法院24日通报了2011年—2015年间云南省破获毒品犯罪案件情况。通报显示,作为禁毒工作的前沿阵地,云南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五年间,云南三级法院共新收毒品犯罪案件27485件,同比上升5.52%。
2011年—2015年间,云南三级法院共审结毒品犯罪案件27098件,同比上升5.02%;判处罪犯27266人,其中被判处五年徒刑以上的罪犯20519人。最新的数据显示,2016年1-5月,新收毒品犯罪案件2713件,审结2381件,判处罪犯1821人。
在这些案件中,以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片剂)为主流的走私、贩卖、运输案件多发,大宗毒品犯罪及武装贩毒也日益突出。
从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涉毒类型看,海洛因和甲基苯丙胺片剂类犯罪案件数占94%,其中海洛因占51.84%,甲基苯丙胺(片剂)占42.16%。
2015年以来,海洛因类犯罪案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而甲基苯丙胺类毒品犯罪迅速增多。从毒品来源看,近年来境外制贩毒加剧,对云南进行全线渗透。“西线”德宏州、保山市,“南线”西双版纳州、普洱市,还出现多线并行的局面。案件多发于走私、贩卖、运输环节,2011年至2015年,上述三类型毒品犯罪案件占全部毒品犯罪案件的91.16%。累犯、再犯比例较高,2011年至2015年,审理的毒品犯罪案件中,具有累犯、毒品再犯情节的被告人占毒品犯罪案件被告人的9.09%。从社会危害看,“公斤级”及以上的大宗毒品犯罪案件占一半以上,且越来越多的大宗毒品犯罪案件同时涉及武装贩毒。毒品犯罪分子用武装对抗查缉和抓捕,给案件侦破以及公共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雪松表示,除常见犯罪形式之外,科技新常态下的新情况越来越多,这给毒品审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云南靠近世界毒品生产基地之一的“金三角”。该地区从事罂粟种植、毒品生产、贩卖、走私已有上百年历史。随着“金三角”地区毒品生产加工的不断蔓延,云南成为境外毒品犯罪分子企图打通毒品中转、销往世界各地的“中国通道”,也因此成为中国禁毒的前沿阵地。
李雪松说,毒品案件高发,三级法院必须坚持“严”打方针,保持对毒品的“零容忍”,锲而不舍,常抓不懈,依法严惩毒品犯罪,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确保依法精准打击毒品犯罪。(完)
相关链接:
最高检:严查换届选举中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职务犯罪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