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石英”新闻网6月23日报道,印度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豆类消费国和进口国,可能会实行“合同农业”的模式,未来可能从非洲国家以及缅甸购买农田,以满足国内市场日益高涨的豆类粮食需求。
据报道,印度连续两年干旱,导致豆类产量急剧下滑。近几个月以来,一些豆制品售价为200卢比每千克,涨幅为30个百分点。粮价上涨,导致零售业通货膨胀问题严重。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至5.76%,为21个月以来的最高值。
印度信贷评级资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达马克帝•乔希对《印度斯坦时报》表示:“近期豆类供需失衡。自2004财年以来,产量已连续7年停滞不前,而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人均食豆量降低,豆类价格呈螺旋式上升。”
印度政府正采取措施来应对粮食短缺。6月15日,由印度财政部长亚特力主持的高层会议作出决定,印度将会进口豆类作物,以弥补供需失衡。6月16日,印度政府向缅甸及其他非洲国家下订单,进口65万吨豆类。然而,仅靠豆类进口并不足以解决问题。
为填补供需平衡,印度政府正寻求机会,从莫桑比克、马拉维、缅甸等国进口粮食并进行合同农业。本周印度粮食部长帕斯万对新德里电视台表示:“我们将在那里种植豆类,或者签订长期采购协议。为此,我们正派人前往莫桑比克以及缅甸。”
6月21日,印度一名官员率领代表团前往莫桑比克,并表示:“代表团将寻求短期及长期合作,以政府间对话的方式从莫桑比克进口豆类。”
报道说,当然,使用海外农田种植作物并不是新创之举。印度私营商人的早期尝试也并不成功。例如,2009年,8家印度公司联合起来,想要购买或租用非洲南部国家乌拉圭的土地,并种植豆类和大豆。然而,全球性经济减缓导致这些投资无法进行,计划并未实现。
作为2009年联合公司中的一员,印度炼油者协会执行董事梅塔对印度《商务标准报》表示:“政府稳定性及财务可行性是印度在非洲国家购买土地之前反复思索的因素。”
然而,此次豆类需求暴涨,使得印度政府必须找到方法,执行此前的计划。
相关链接:
印度老人拍摄渔游蛇水中捕鱼画面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