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方2日再遭大面积暴雨袭击,导致部分列车停运。湖北省受灾严重,5年来首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武汉约1.9万用户停电。截至7月2日,强降雨已造成湖北17个市(州、直管市、林区)67个县(市、区)736.21万人受灾,死亡27人失踪12人。湖南暴雨也已致30多万人受灾,洞庭湖部分监测点现超警戒水位。(7月3日新华网)
从气象预测的角度看,这轮大面积的暴雨来得并不突兀。但从现实看,这些预测,似乎并未给防灾带来明显的积极作用。城市“看海”依然在持续,水灾带来的损失也并未如人们预期中得到有效控制……暴雨无常,洪灾所呈现的场景却依然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暴雨袭击所制造的伤害与损失,远非“看海”这般轻描淡写所能概括。暴雨灾情面前,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想起过去相关部门在治水上的承诺。仅以武汉为例,“武汉投资130亿告别‘看海’, 一天下15个东湖也不怕”、“武汉下‘军令状’:以超常规措施治理排水系统”等媒体报道仍历历在目,然而新的暴雨在数小时内就令这些承诺陷入尴尬之境。这样的情况,显然并非武汉一地所有,而是具有普遍性。
要真正让城市告别“看海”模式,不少城市在城建方面都有诸多历史欠账需要补上,远不是一蹴可就。但逢雨即看海的现实,显然难以让人看到进步之所在。那么,对于治水效率的怀疑,就理所当然。与水涝的重复相对应的是,近年来在治水上不少城市纷纷建立了责任制度。比如武汉于2014年就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治水不力主要责任人引咎辞职。但事后来看,这种追责条款是否真的落到实处,却要打上一个大疑问号。
未雨绸缪的疏通城市的涝点至关重要,但在救灾上,同样需要避免盲点。面对这种大面积的暴雨,人们在舆论场上的目力所见仍多限于城市,比如“看海”一词就专属于对城市水涝的描述。但现实是,农村由于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的原因,暴雨所带来的冲击力和危害并不比城市低。然而在获得的关注上,却似乎要少得多。由此可以说,在救灾体系全域化的今天,重申不该让农村成为救灾、防灾的盲区,仍有必要。
水灾当前,凝聚一切的力量实现高效的救灾,将暴雨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当是第一要务。但我们从一次次的暴雨和几乎重复的灾难场景中能学到什么,又将吸取怎样的教训,却决定我们在未来将承受怎样的“灾难”。大约十天前,新华社的评论指出,防汛减灾无小事,当少一些口号,多一些实效;多一些主动未雨绸缪,少一些被动亡羊补牢。希望这样的提醒,在尽快的未来能够少一点“重复”的必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