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7月11日消息(记者谢大强 通讯员陈创淼 郑峻敬)秀英区东山镇东城村是海口、定安、澄迈三县市接壤的较偏远村庄,6月29日记者走进这个村庄,看到的却是一派勃勃发展生机,冬季瓜菜、鸡鸭、罗非鱼、黄牛、东山羊……村民开展多样化种植、养殖,发展势头强劲。村民说,村里经济能有今天的发展,都靠村党支部书记林仕昌的引路,仅2015年东城村就有122户村民甩掉“贫困户”帽子。林仕昌多次被评为全省扶贫开发先进个人、市冬季瓜果菜优秀运销商。
帮村民打开瓜菜销路
东城村土地较广,水源充足。以前村民都是种植两季水稻,冬季种植地瓜,如果没遇上大自然灾害,一亩地一年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1983年林仕昌高中毕业,在那个高中生稀少的年代,他毅然决定留在农村,改变家乡落后面貌。
1991年当上村干部的林仕昌带村民到澄迈县学习冬季瓜菜种植经验,当时村里没人规模种植瓜菜,种多了卖不出去。林仕昌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他积极争取到政府农业基础资金支持,对村里进出主要道路及生产道路进行硬化,修建好农田排灌系统,大片农田被盘活,村民从此摆脱了以往手提肩挑的日子。
林仕昌带头种植冬季瓜菜,通过自己及种植能手向村民传授经验,同时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技术培训,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冬季瓜菜种植行列。瓜菜丰收了,销路是个难题。林仕昌积极帮助村民代销,将村里集中收购的瓜菜拉到澄迈卖给收购中间商,由于收购价掌握在中间商手中,村民种出的优质瓜菜根本卖不上好价钱,有时他还不得不赔进去运输费和人工费。
林仕昌自费到广州、深圳等地找瓜菜收购商洽谈,为留住来村里收购的瓜菜收购商,他开出优惠条件,如免费提供场地、水电,减少进村运费等。2003年,林仕昌开启瓜菜收购直销之路,村民种出的瓜菜直接打包装车,运输到内地大城市。
村民林仕和说,通过林仕昌的带领,现在村民种植瓜菜一亩地一年的收入达到8000元至15000元,翻了好几番。
成立合作社带动村民致富
为带领村民发展壮大种养殖业规模,林仕昌带领10户村民,投入300多万元,成立昌奇种植合作社,带领合作社成员不断奔波做市场调查,每年帮助全村村民销售瓜菜2000余吨。为减少一些贫困村民种植资金难题,他积极做通种子经销商工作,自己担保,让村民先领种子,待瓜菜收获卖出后再付种子费。
6月29日,记者来到该村东盛山种养合作社,正在养鸡的村民吴多良高兴地说,“鸡蛋2元一个,现供不应求,老板都是交订金预订。”合作社不但养鸡,还种植园艺花卉、辣木,走多样化经营道路。紧靠这个合作社旁边,由30多户村民组成的另一个合作社,正在搭建新的鸡舍,准备扩大养殖规模。
目前,东城村常年瓜菜种植基地250亩;利用荒地开挖300多亩鱼塘,用于养殖罗非鱼,产品远销香港;在保村水库边上发展养鹅,存栏6000多只。全村共成立5个专业种养合作社,主动创业人数达20余人,带动全村冬季瓜菜种植及家畜、家禽养殖发展,推动了全村经济社会发展。东城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了5000元左右,一批批村民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逐步甩掉“贫困户”的帽子,2015年该村122户村民实现脱贫。
抱团发展打赢扶贫战役
记者来到东城村下辖的大湾村,这个文明生态村以前是一个脏、乱、差的典型村。林仕昌带领村民建设美丽家园,从改变一个个自然村开始,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再通过外出人员、村里致富老板捐助的办法,村民投工投劳,让一个个村庄逐步加入文明生态村的行列,全村8个自然村实现村道全部硬化并安装路灯。目前,7个自然村村巷硬化。通过发动村民开展“双创”工作,村容环境正焕然一新。
林仕昌担任村干部26年,他把服务群众当成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只要群众有需要,一个电话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对于行动不便的群众,他就送服务上门,用他的一句话来说:“作为村干部,我辛苦一些,群众就能方便一些。”
村民曾召荣说,上世纪90年代末,他家5口人挤在一间房里,林仕昌为他争取到3000元危房改造资金,但这些钱买材料都紧张,“买水泥等材料的钱都是林书记帮出的。”他家现住上100多平方米的平房,也是在林仕昌带领下,种植冬季瓜菜挣的钱新建的。
当天记者来到东城村委会办公室,正遇上林仕昌召集村干部与合作社负责人开会,部署冬季瓜菜种植准备工作及扶贫帮扶工作。林仕昌介绍,今年村里新确定23户贫困户,通过上级帮扶,以及每个村干部、党员与贫困户结对子,根据每家实际情况发展种植或养殖业,“大家抱团发展,我们一定能打赢精准扶贫这场硬仗。”他坚定地说。
相关链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