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郑和故乡的云南郑和研究会会长在航海日到来前夕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指出,郑和精神的实质是在辽阔的大海上传播和平、正义与文明的国家主张。以其为代表的中国海洋文化传承至今,仍在世界范围发挥着深刻影响。
据云南郑和研究会会长高发元先生介绍,除昆明外,中国航海日前后,中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地也会举行丰富的纪念活动。“事实上,对郑和精神的缅怀不仅限于国内,每年航海日,印度尼西亚、肯尼亚等众多当年郑和船队所到之处的国家民众也会自发纪念这位和平使者,缅怀他在当地的善举和壮举。“因为郑和的船队在全球辽阔的海域上,一直书写的是和平与文明的国家主张。这清楚地表明,自古以来中国海洋文化的实质就是传递和平、传播文明。而不是像他之后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国家那样,一部航海史充斥着侵略与殖民血腥历史。”
据《明史》记载,郑和率领的船队有200艘,官兵及各类工匠艺人有2.7万余人,其中大型船只60余艘,绘制了最早的航海图。“郑和驾驶着长约138米,宽约56米。先后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今天的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远至中东、非洲,甚至有英国学者提出郑和到达过美洲,先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云南郑和研究会副会长纳文汇介绍说,许多国家至今还保留着纪念郑和的遗址遗迹,如菲律宾的本头公庙,马来西亚三宝庙、三宝井,泰国三宝公庙、三宝港等,还有许多关于明朝使者的佳话在当地广为流传。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郑和船队为西太平洋的东南亚地区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纳文汇称,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即剿灭了盘踞在巨港的海盗陈祖义,还帮助周边国家修筑城墙、调解冲突,维护了南海的安全。高发元认为,当年明朝有着遮天蔽日的宝船却不“顺势而为”,有着远迈汉唐的国力却不“顺手牵羊”。而是为沿途各国输送了中国先进的文化、历法、科技、医药、农业知识,以及国家制度、礼乐习俗等,授人以渔。他称,郑和船队每次远航,都会运载大批中国丝、绸、瓷器以及金、银、铁器、铜钱、漆器等物产,通过贸易提供给沿途各国。同时,来自海外的香药、珍宝、胡椒等物产也大量进入明朝,国家和地区间的商品贸易大幅提升。“这样的航海活动完全是以文化交流为先导,以海上丝绸之路为途径,以和平外交为手段,以促进和发展中外经济、商贸为目的。”
据介绍,中国对郑和的研究始于20世纪初。云南郑和研究会于2002年成立。近年来,北京、江苏、福建等省市也相继成立郑和研究会。11日,在郑和的故乡昆明市晋宁县启动了大型纪念活动——中国·昆明郑和国际文化旅游节,持续一周的活动包括郑和文化主题展、世界航海邮票展、招募郑和文化使者、《通俗郑和志》首发、郑和故里美术作品创作展等,柬埔寨、孟加拉国、缅甸等国驻昆总领事出席了开幕式。(完)
相关链接:
云南昭通暴雨灾害已致7人遇难 15万余人受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