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先生展示老同学的照片。 记者 石天蛟 摄
提及借钱,总是让人左右为难,但是熟人开口又不好驳面子。市民韩先生在三四个月时间里借给老同学刘文43万元,没想到不但这笔钱有借无还,而且刘文的手机要么不接电话,要么关机,和韩先生玩起了“失踪”,更离谱的是,刘文为了躲债,竟谎称自己健在的老父亲去世。近日,记者联系到韩先生了解事情经过。
他们曾经是好哥们儿
“2003年,我和刘文是中专的同班同学,上学的时候他人还不错,性格开朗大方,每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出手相助,这种帮助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都有。”韩先生说。
2006年,韩先生中专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他和刘文的家都在本市,虽然不似在校期间那样天天见面,可是两人一直保持着联系。无论刘文的家里有啥大事小情,他都会到场。
2015年12月中旬,韩先生突然接到刘文的一个求救电话,这个电话让他担心不已。
“哥们儿,我在外地做生意,不小心把钱包丢了,我所住的酒店把我告到派出所,你能不能借给我点儿住宿费?”刘文说。
韩先生二话不说,往刘文提供的银行账户里转了3600元钱。
无借据欠款陷入尴尬
“从此以后,刘文经常以在工地做工程需要资金周转等各种理由向我借钱。”韩先生说,由于刘文总是信誓旦旦地说几天就能还上,他便没好意思要求其写借条,“后来,他总以出了各种各样的紧急状况为由让我再借给他点,并声称如果不借的话此前借的钱回不来。”
韩先生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可是一想到自己有那么多钱还攥在刘文手里,除了转账记录,既没有借条,也没有任何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借款关系的凭证,他只好无奈地满足对方越来越大的胃口。
今年2月份,刘文再次找到韩先生:“我爸病了,医生说如果不马上做心脏支架手术会有生命危险。我没钱了,可我不想眼睁睁地看着我爸……”
眼见老同学声泪俱下,韩先生再次动了恻隐之心,他当即取出一张存有3万元钱的银行卡,交给了刘文。
为躲债竟谎称父亲去世
“一个多月后,我给刘文打电话催要欠款,他说父亲去世了。”善良的韩先生闻听此事后将催债一事暂且搁置,可是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文开始拒接他的电话。“我找到刘文家里,意外发现他谎称‘去世’的父亲好好地坐在家里。”
韩先生气愤不已,他当即打电话质问刘文:“你为啥要骗我?”
“如果不是你催债催得太急了,我能撒这样的谎吗?”刘文说。
“在三四个月的时间里,我通过支付宝和网银先后给刘文转账20余次,加上当面借给他的银行卡及现金,共有43万元钱。”韩先生说,自己本来是好心帮同学,没想到自己凭空搭上了43万元钱,“这笔钱要不回来,我原本要买的婚房泡汤了,媳妇娶不上了,父母的家底儿掏空了,信用卡刷成负数,为了维持生活只能四处借钱去还信用卡,我的友情快被反复借钱掏空了,我快要变成像他那样的人了……”
家人告诉记者要与他断绝关系
当日,记者按照韩先生提供的电话号码试图联系刘文,在不同时段多次拨打均无法接通。而刘文曾工作过的装修公司称,其于几个月前辞职了。10时许,记者为核实情况拨通了刘文母亲袁女士的电话。
“刘文在外面借钱不还的事我知道,但是具体借了多少他没跟我说。我老伴几个月前的确因患脑血栓住院,他没有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也没有去世。”袁女士说,刘文长期不回家看望父母,且不接家人的电话,“我要和他断绝母子关系。”
“刘文,做了这么多对不起朋友的事,你值得吗,我是你的兄弟啊,借钱咋不还了呢?我知道你就在长春,因为你借钱不还,我现在生活全都乱套了,希望你能站出来,把事情说清楚。”采访结束后气愤而又无语的韩先生,还是拜托记者隐去了他这个朋友的真实姓名,给他留有尊严、希望他能早日反悔。韩先生希望通过自己的遭遇,提醒其他人交友、借钱须谨慎。(长春晚报记者何少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