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忧:解决困难群众长远生计
秀英区坚持把“双创”工作当成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打造,把民生小事当作“双创”大事抓紧抓实,同时也赢得越来越多的群众对“双创”工作的理解和参与支持。
海口港社区港西小区居民许国盛,靠着一辆小三轮、一罐煤气、几张小桌的小吃摊,养活了一家子人。海口开展“双创”工作后,城管、街道办等部门加大了对占道经营的打击力度,为配合“双创”工作,他自觉关掉摆了21年的小摊转产。网友将他的情况反映到网上后,去年11月22日中午,秀英区委书记张霁带领多部门负责人,冒雨上门看望慰问许国盛并送上5000元救助金。根据其家庭收入实际情况,区民政部门将其列为困难户,给予必要救助;为解决他家长远生计,安排在港丰市场改造升级后,由区商务部门协调一个摊位,帮助解决经营问题。
秀英区委、区政府通过此事举一反三,专门研究帮助解决原占道经营群众转产就业、生活困难等问题。在全区排查一些原来的流动摊、占道经营者,对生活确实困难的,要求符合低保条件的纳入低保或给予临时救助;今后农贸市场改造和疏导点建设完成后,优先解决这部分群体的摊位设置和就业问题;同时多开发一些公益性岗位,优先解决这部分群体就业。
7月13日下午,正在升级改造的港丰市场东侧,临时设置了一处便民生活点,不仅有一排水果摊,还有擦鞋、修鞋摊。正在擦鞋的妇女王淑琴说,她原来靠在市场周边挑着担子流动贩菜,因担心城管查处,不仅提心吊胆,收入也不稳定,晴天暴晒,遇上下雨天就没有生意。“双创”开始后,她再也不能占道“打游击”了。就在王淑琴为家庭生计发愁时,她接到了街道办的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到便民生活点从事擦鞋、修鞋工作。“不收一分钱的租金,摊点都设置好了,不怕风吹日晒,我当然愿意了。”王淑琴说,现一天有五、六十元的收入,比当初占道“打游击”收入提高了一倍。
顺民意:让群众生活更便捷舒心
社区是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日前,记者深入秀英城乡社区看到,接待群众办事的便民服务大厅更宽敞了;居民在社区家门口就能图书阅读、健身;未成年人在社区可以学习辅导,还可免费接受心理疏导和咨询……这些便民舒心的举措,都是秀英区开展“双创”后切实给群众带来的新实惠。
海榆西社区原在业里村租房办公,虽上下二层,但加起来不到70平方米,尤其是设在一楼的便民服务大厅,也是二楼通道,有时来办事的群众较多,挤得都转不过身。为达到国家社区标准和“双创”要求,该社区于去年6月开始进行升级改造,并于同年11月底投入使用。升级改造后的社区场地面积达到了386平方米。二楼的便民服务大厅设有网格服务、民政服务、社保服务等9个窗口,显得非常宽敞。该层还设有独立未成年人活动室、志愿者服务站;三楼则是可容纳六七十人的道德讲堂、图书阅览室和党员之家及办公室。
前来民政窗口办事的社区居民王女士说,“现在来社区办事感觉很舒心,办事很方便。”她称许多居民像她一样,平时只要有空,就喜欢来社区阅览室看书。
老人都贪恋自己的“窝”,在家门口享受养老服务是许多老人的愿望和期盼。在西秀镇福永村,一栋2层的小楼白墙蓝砖,加上独特的檐廊,相比周边的民房,更加漂亮与新潮。这是福永村新落成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300多平方米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按照规划设置,既有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医务室,还有电视、健身器材等。据介绍,该中心投入使用后,身处农村的老人也能享受到护理员、社工、志愿者的贴心服务,满足在家门口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海玻路因紧靠海玻市场,原来因占道经营严重,加上车辆乱停放,这条400多米的道路拥堵异常。7月15日,记者行走这条路,见经改造的该路面变身成“15分钟便民生活一条街”,在入口的一面墙壁处张贴着显眼的便民服务示意图,市民按图索骥就可找到所需要的服务。这条便民街统一店铺招牌,沿路开设有餐饮店、老爸茶店、杂货便利店、药店、电器维修、理发、社区卫生服务站、学校等,沿街59家商铺服务含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业态非常丰富。
在两栋居民楼中间的空地上,设置为擦鞋、修鞋、修伞服务点。此处统一设置了台桌、用低矮的围栏分隔开,共8个摊点,中间整齐地摆放着盆花。据秀英街道办副主任林小瑜介绍,这些摊点优先安排辖区残疾人、困难户、原流动摊贩免费经营。湖北籍外来妇女邹弟意原为流动摊贩,如今她不用花一分租金在此处擦鞋,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不用日晒雨淋,有了固定的摊位,再也不用与城管‘躲猫猫’了。”她高兴地说,“双创”连她一个外来人员也跟着沾光受益。
(海口网7月20日讯)
相关链接:
访海口秀英区委书记张霁:砥砺前行 打赢"双创"攻坚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