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秀英区:敢为人先 争当“双创”领头雁
记者谢大强 特约记者吴彭保 通讯员陈创淼 郑峻敬
7月13日,海口市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现场会在秀英区海秀街道举行,仅试行一个月的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工作受到主管部门、环卫企业、辖区商铺、居民的一致好评。这是秀英区敢为人先,争当“双创”领头雁的一个缩影。
由于各城市市情不同,在推进“双创”工作中,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亦步亦趋意味着只能跟随别人的步伐之后。
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曾说,“保守是舒服的产物。”创新则意味着风险,意味着更多付出。秀英区在推进“双创”工作中,拿出知耻后勇的气魄,大胆创新不甘人后,多项工作在全市四个区中实现率先与第一。
率先启动全市第一条“双创”标准化乡镇商业步行街、率先建设全市第一个区级志愿服务中心和窗口单位标准化志愿服务站、率先探索和实施城市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率先建立“双创”监督员工作站……一串串“第一”的背后,是秀英区广大党员干部以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的努力付出。
率先按“双创”标准启动长康路改造,让其成为海口首条乡镇商业步行街。
(图片由秀英区委宣传部提供)
求突破:让管理跟上城市发展
城市治理要跟上城市治理的步伐,我市开展的“双创”对城市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过去一些管理方式和手段难以再适应新形势,必须在寻求创新突破中探索适合自身的有效管理之策。
以往,海秀街道辖区都是在主次干道摆放较大的垃圾桶,供沿街店铺与周边居民投放垃圾,垃圾收集采取的是人力手推车加大型清运车辆在固定线路收集,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就是车辆往返时间较长,容易导致垃圾桶爆桶、清运不及时以及垃圾桶点位地面污水横流、孳生蚊蝇、垃圾散落等一系列问题,影响病媒生物防制成效。
6月中旬,海秀街道率先启动定时定点上门收集垃圾试点工作,海秀街道对辖区主次干道现有的垃圾桶分布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登记造册。同时,为进一步摸索上门收集垃圾的有效方式,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还深入各社区、路段开展调查研究,给沿街商铺住户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及时与市民群众沟通协调。做好信息收集、数据统计等工作。在推进中,重点把握宣传告知、定时上门收集流程等环节,确保沿街商铺住户全面参与,避免垃圾投放重复污染,为辖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干净整洁的市容迎接各类检查。
“我们削的果皮很容易孳生苍蝇蚊虫。垃圾桶离我们店也有一定距离,店里人手少,只能一天倒一次,但各种果皮堆在店里产生异味会影响生意。现在坐在店里就可以等他们上门来收,很方便。”丘海一横路一家水果店的员工符彦爽对这种定时上门收垃圾的方式很欢迎。周边福隆广场的居民反映,自此撤走丘海一横路上的垃圾桶后,整条道路十分干净整洁,再也见不到垃圾堆放在桶外、污水横流等脏乱现象了。
秀英区将城管中队下沉各镇、街后,因社区没有城管执法力量,社区发现违反城市管理行为只能劝导,对一些不听劝导、屡教不改的上报街道,街道再调派城管队员前来处理,中间有时间差,让一些流动摊贩等钻了空子,不能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海秀街道率先尝试在现有社区网格划分的基础上,根据辖区内城市管理现状与特点,重新调整城市管理网格,并与社区居委会原有网格彻底融合。同时,将城管执法力量最大限度下沉至各社区居委会,由最熟悉属地情况的社区居委会统一管理、调度和指挥。各社区居委会牵头,组织城管、环卫、网格员、卫生监督员及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开展城市管理工作,将日常执法基本工作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人员,实施“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奖惩”的网格化监管,做到网格边界清晰、责任主体明确,实现城管执法关口前移。
据介绍,在全市推动行政管理和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中,秀英区在全市率先出台《管控新增违法建筑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城管执法队员着装管理规定》、成立城管执法督察队和实施“城管下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打造城市管理新常态,形成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长效执法机制。把人员编制、财力等管理权项下沉,充分发挥基层镇(街)作用,有效开展综合执法和“双创”工作,推行“公安+城管”和公安、城管、工商、食药监、联防、镇(街)等多部门“六合一”联合执法,推动“社区+媒体”严管重罚的执法模式、“社区+企业”共管共治和成立“问题管家”监督队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