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原创>

哪些海鲜不可食用?看海南食药监发布暑期食品安全提示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07-21 10:25

(资料图)

    海口网7月21日消息(记者曹马志)随着夏季到来,海鲜成为人们餐桌上热门的选择,因对部分海产品了解不足,期间也是相关食品安全频发的季节。日前,海南省食药监部门发布食品安全提示,提醒人们有些海产品是有毒的,不可食用。

    食用贝类讲究多

    夏季来临气温升高,大量贝类海鲜上市,也是贝类毒素中毒的高发季节。贝类毒素有多种类型,其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是麻痹性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潜伏期较短,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初期症状有口部及四肢麻痹、刺痛,胃肠不适如呕吐、腹泻,严重者会出现吞咽及发音困难,甚至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目前还没有针对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特效解毒剂。麻痹性贝类毒素存在于扇贝、贻贝、蛤等双壳贝类中,通常在内脏中的含量较高,常规的烹调方式不能将其去除。

    为防止中毒事故发生,省食药监部门提醒公众,加工新鲜贝类时必须清除中肠腺等内脏;最好不食用蒸煮贝类的汤汁;尽量避免一次食用大量贝类;食用贝类后如出现疑似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注意海洋与渔业局等相关部门发布的海域赤潮信息,不要捕捞、销售有毒赤潮海域的贝类,加工贝类时要去除中肠腺等内脏;餐饮单位加工贝类时,最好弃掉蒸煮贝类的汤汁。

    有些海产品误食会中毒

    省食药监部门介绍,以往有公众误食河豚鱼等有毒物品导致食物中毒的教训,提醒公众不要自行捕捞、采摘食用河豚鱼、铜铸蟹、织纹螺等。省食药监部门欢迎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如果在市场上发现有经营河豚鱼、铜铸蟹、织纹螺的餐馆,可拨打12331投诉举报,一经查实,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

    河豚鱼

    大部分生活在海中,但在淡水及海、淡水汇合处也可发现。引起河豚鱼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等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潜伏期为0.5~3小时。

    铜铸蟹

    头胸甲壳呈横卵圆形,背部隆起分区明显,表面光滑。可能含有麻痹性生物毒素,中毒病人表现为口唇、手脚发麻,步态不稳等症状。

    织纹螺

    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海南沿海。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引起织纹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对食用织纹螺引起的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

 

 

相关链接:

省食药监局调研海口菜篮子集团 “菜篮子”规范有序获肯定
142人注射黄体酮现异常 海南省食药监局公布案情进展
海口南北食药监所再查"四品一械" 规范商家经营行为
食药监总局亮执法新规 以后网购食品有问题得靠它
相关链接:
食药监总局亮执法新规 以后网购食品有问题得靠它
海口南北食药监所再查"四品一械" 规范商家经营行为
142人注射黄体酮现异常 海南省食药监局公布案情进展
省食药监局调研海口菜篮子集团 “菜篮子”规范有序获肯定
[来源:海口网] [作者:曹马志] [编辑:胡恺睿]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