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严禁盲目追求时效,未经核实将社交工具等网络平台上的内容直接作为新闻报道刊发。这是中国国家网信办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制止虚假新闻的通知》里的要求,不过这些要求并非中国特有,在众多知名西方媒体中,对于社交网络上信息的使用均早有明确规定。
美联社:社交网络上的消息源必须核实
“社交网络上的消息源必须核实。如果消息源声称是某公司、组织或政府机构的高层,则必须通过电话向其所在的机构确认。不能简单地从社交网络上引用内容、图片或视频,并将其视作社交账户的原创。引用新闻人物在Twitter上的内容之前,要确认是谁在管理该账号。是新闻人物自己还是其经纪人?在新闻报道中引用来自社交媒体的图片、视频和其他多媒体材料,必须确认这些材料的版权归属,在使用之前须取得版权人许可。”
“尽管推特上显示有些用户的身份是经过验证的,但推特自身的验证程序也存在漏洞,因此我们仍需要亲自去核实发布者的身份。”
路透社:一刻也不能丧失判断能力
《网络报道守则》规定,“使用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时,标题中必须清晰准确地说明。新闻正文要在靠前的位置交代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得的。”
“一刻也不能丧失判断能力。……作为路透记者,如果你转发/共享的内容最后被证明是不真实的,……就会损害你个人和路透的声誉”。
“路透记者可以使用Twiiter传递信息,也可以在文字新闻中参考Twitter上的信息。但在使用twitter提供的信息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路透关于消息来源的规定。”
英国广播公司:使用网络视频或图片前应检查其真实性
《员工社交媒体指南》规定,“谨防散布未经证实的传言或未经核实的内容的影响,特别是在突发新闻的情况下。”
“使用网上的视频或图片前应检查其真实性,并应获得所有者的允许。”
“谨记公众途径可能产生谣言或虚假信息。我们绝对不能鼓励人们代表我们(媒体)在新闻现场拍摄照片或视频。”
在其他西方媒体中也可见类似规定,从中不难看出西方媒体对于社交网络信息的审慎态度。
真实性是新闻行业安身立命的基本准则,为世界媒体共同遵循,打击和防范虚假新闻对于维护新闻行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新闻受众权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然而社交网络上的信息往往描述不清楚、来源不可靠、考证不到位,真实性通常无法保证,媒体未经核实即引用刊发,既不专业,也不负责,对于媒体本身的公信力以及受众的信息权益无疑都造成损害。西方媒体也曾因为不可靠的消息源而“吃亏”,对这一道理应有切身体会,因此也才早早就制定了类似上文的各种规定。
中国网民数量庞大,社交网络上信息庞杂,诸如“上海女孩春节逃离江西农村”等不实信息曾带来重大负面影响,造成媒体、受众、新闻当事者“多输”局面。因此,促进媒体机构审慎对待这些信息,是中国在推动新闻行业专业性上做出的值得肯定的努力,同时也符合多方利益,有益于稳定良好社会秩序的建立。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