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曾毓慧 特约记者梁崇平 通讯员刘平
全力改造671条街巷、全面升级14家农贸市场、“点对点”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自美兰区“双创”工作启动一周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秉持着“双创”为民、惠民、利民的工作思路,在一个个严实的长效机制护航下,正致力于将美兰区打造成为一个更为宜居,更为幸福的美丽家园。
潮立方是美兰区重点打造的15分钟便民生活街区。记者张俊其 摄
15分钟生活圈:体现惠民便民特色
在白龙北与文明东交汇处,一个“很潮”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潮立方时尚购物广场越来越受到市民“热捧”。
记者在现场看到,潮立方时尚购物广场致力于打造美食一条街、美食城、时尚精品购物商场三大主题为一体,现有购物广场商店160个,小吃城铺面350个,商店总面积达58000余平方米,涵盖餐饮、精品配饰、化妆品、服饰、动漫、娱乐、儿童乐园等经营类别。值得一赞的是,美食城采用潮流时尚的装修风格,美观优雅,舒适清爽的用餐环境,呈现出一个别具特色的美食城。目前,潮立方时尚购物广场二期建设也已进入收尾阶段,也即将迎来开业。
据美兰区副区长程守学介绍,美兰以街道和社区为基本单位,整合现有便民服务设施,按照“双创”要求为市民打造特色餐饮街、15分钟便民生活圈,让市民在步行15分钟内即可到达生活功能完善的便民服务区域。目前,全区9个街道正在开展的特色餐饮街、15分钟便民生活圈合计有12个。在海岸路便民点,记者看到,整齐划一的步行小街,一字型纵深的摊位,整齐地摆放着早餐、水果、蔬菜、杂货、饰品、美食等百余个便民摊位,就连缝纫店、擦鞋店、配钥匙店等上述在街头已难以看到的行业,如今也在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中回归。在龙舌路便民街,沿街店铺门面整洁干净,统一安装仿古店招牌,经统计,龙舌路现有140余家商店,经营类别包括早餐点、日杂百货、小型超市、电动车修理点、水果摊,丰富的商业业态,让附近居民感受到了“双创”带来的实惠,还能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在骑楼老街15分钟便民生活圈,则充分利用了老海口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骑楼特有的骑廊结构和文化氛围,将现有商家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新的沿街休闲文化区域。把饮食文化、啤酒文化、休闲文化融为一体,一个集风貌展示、餐饮休闲、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开放空间,俨然已成为海口的一张靓丽名片。
程守学表示,下一步,美兰区将继续坚持便民惠民这一特色,挖掘更多具有街道特色的便民生活圈,同时,开通快速通道,高效、快速办理15分钟便民生活圈项目的报建和批后监督等工作,借助“双创”改造力度,为周边居民及流动人口提供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美兰区数字化城管指挥监督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辖区道路状况。
精细化管理:创新模式领跑“双创”
为了更好地推进“双创”精细化管理工作,美兰区推出数字城管、一键报警和“双创”管理与联动工作平台等创新做法。
“双创”管理与联动工作平台是以打造美兰区“双创”第二工作圈为目标,以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理为主导,以实现美兰区“双创”工作管理和联动为核心建设的 “双创”管理与联动工作平台系统。该系统分为手机使用端和电脑管理端两个部分,具有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接收问题,快速处理;指挥调度,联动自如;高效查询,科学管理等四大功能。前三大功能主要由手机端实现,第四大功能主要由电脑端体现。
美兰区“双创”指挥部负责人举例介绍,假如环卫工人在路面保洁时,发现 “出店经营或占道经营”问题,但是又不属于自己的管辖范围,那么他可以打开随身携带的手机,进入系统,点击发现问题即可及时上报。上报后,不需要通过二次转发,即可由负责人直接接收单件进行处理。同时系统提供最优路线,让工作人员快速到达现场处理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学校(园)治安防范科技化水平,今年6月下旬,美兰区充分利用已建设的社区警务治安视频监控网络,搭建了学校(园)智能化视频“一键报警”联动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将城区各学校(幼儿园)的视频资源并入美兰区智能化视频监控共享平台,再通过党政光纤将报警信号接入到海口市公安局美兰分局110指挥中心、区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区教育局值班室、各街道的数字城管监控指挥平台和辖区各派出所。当发生突发事件时,学校(幼儿园)可马上按上报警器,可即时在公安110指挥中心、区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辖区派出所等值守平台上联动报警,实现快速、高效、精准的指挥处置和救援。
数字城管一直是城市精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去年底,美兰区数字化城管指挥监督中心在海口海甸二东路水岸阳光小区正式开始运转,这是海口首家投入使用的区级数字化城管指挥监督中心。值得一提的是,美兰区还高度重视各街道数字城管监控平台建设,在海甸街道率先建成全市第一个以街道为中心的市容管理视频监控中心。目前,美兰区9个街道都已完成各自街道数字城管监控平台的建设工作。区级和街道监控平台互相补充,共同促进了美兰区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据美兰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区“双创”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郑艳介绍,为激励每一个人投身“双创”工作,区“双创”工作指挥部于2015年11月创新启动了文明卫生“流动红旗”系列评比活动,评比活动主要有农贸市场及市场经营户、物业小区、商铺、家庭住户等参评主体,覆盖全区4镇9街。针对评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存在问题,不断完善评比方案,创新评比机制,已成为美兰区考核“双创”建设成效的品牌活动之一。
龙舌坡新貌。记者黄一冰 摄
升级农贸市场:硬件上提升 管理上提质
“变大了,变干净了,变漂亮了!”“以前真没想到,在我们白龙老城区还能有这么高端的菜市场!”……柔和的米黄色地砖,宽敞整洁的过道,环形设置的摊位,一走进刚刚升级改造投用的白龙综合农贸市场,不少市民就对这里舒适的购物环境点赞不已。
在市场里,肉类、蔬菜、熟食、面制品、家禽等功能区域规划合理,摊主们身穿统一订制的服装上岗,还佩戴口罩以及手套等。“这都是严格按照‘双创’病媒生物防制等标准执行的。”白龙农贸综合市场主管王金雷说。在每个摊位的上方,还装置着一块笔记本电脑大小的屏幕,上面不仅显示着各类商品的售价,还以图文、视频等形式实时发布市场信息及紧急通知等,这也是全市首家引进电子信息管理系统的农贸市场。李龙贵介绍,白龙综合农贸市场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处于人口较为密集的老城区,是美兰区营业面积最大,也是客流量最多的农贸市场。自今年2月起,美兰区按照“双创”农贸市场的建设标准,引进超市式管理的理念对该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除了对市场内功能区域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提升外,还将市场后侧的3000平方米也纳入改造范围,使得市场营业面积扩容至大约6000平方米。除此,还合理规划停车场、厕所、消防通道等配套服务。
美兰区商务局局长周仁跃介绍,根据市“双创”工作的部署,自去年9月,美兰开始对城区14家农贸市场(含桂林洋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截至7月初,12家农贸市场已经功能性完工,其中10家农贸市场已经回迁经营。为使农贸市场加强管理,形成长效机制,区商务局局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案:《海口市美兰区商务局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方案(2015-2017年)》、《海口市美兰区农贸市场升级工作方案》、《海口市美兰区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综合管理“严管严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海口市美兰区推进农贸市场环境秩序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下一步,区商务局将继续加强督查推进力度,全力确保市场升级改造工作按时完成,从硬件上提升,从管理上提质,着力打造美兰一流农贸市场。
改造700条街巷:舒坦出行 风景更美丽
晴天坑洼扬尘,雨天积水严重,以前的新埠岛小街小巷,可谓饱受诟病;可现今记者再次来到新埠岛,走在平坦舒适的小街小巷上,即能感受得到这里已经华丽转身为颇具海洋渔业风情的小岛。
“我们正在加快新埠岛背街小巷路面硬化进度。” 据新埠街道工委书记詹道军介绍,去年10月开始,在市区部门支持下,新埠街道开始对全长380米的新埠岛的“门户”新埠大道进行全面提升,街道与施工单位精心设计,在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铺设生态透水砖,在下水道安装病媒防制设施等。
在海府街道,此前,龙舌坡片区,龙舌路、银坡路以及龙舌路支巷路面破损坑洼,再加上排污管积淤,每逢雨天就积水,市民不堪困扰。经过一轮彻底改造后,如今的龙舌坡片区破损的路面早已沥青罩面,并针对排污管进行清淤,在人行道铺设美观的条纹地砖,更重要的是还对两侧立面街景进行粉刷,已成为美兰小街小巷改造提升工程中的一个“范本”。
为加快建设、夯实基础设施,美兰区抢抓机遇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力推进小街小巷建设。今年,美兰区计划对全区列入“双创”范畴的700条小街小巷进行提升改造。现已分别对中贤村9条道路、博爱街道办龙文坊社区70条、红坎坡社区17 条道路、海府街道办东湖里巷、海甸街道办28条道路,共5个片区124条道路,开始了破除施工,并开始对中贤村外立面进行施工。计划7月20日前累计破除道路300条,计划道路的开工率达到50%,并将已开工的道路逐步收尾,计划7月底实现完工道路数量约160条,完工率不小于25%。
(海口网7月25日讯)
相关链接:
党建带创建 创建促党建 海口美兰区夯实党建暖民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