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解禁大潮已经过去,但减持压力仍然笼罩在A股上方。7月解禁股数环比6月缩减过半,但截至上周五的净减持额度已经超过221亿元。由于大宗交易成为股东减持的主要渠道,6月和7月大宗交易活跃度也明显提升。短线行情震荡格局下,减持扰动人心,但其中也蕴含着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
7月净减持额居高不下
7月的解禁股数为85.48亿股,相较于6月的172.96亿股减少一半多;解禁市值在7月约为1034.51亿元,环比6月份的2522.46亿元也大幅下降。
不过7月的净减持额度似乎并没有降低。数据统计显示,7月以来截至22日的净减持额为221.83亿元。而6月全月作为减持高峰月份的净减持额为299.73亿元。
实际上,减持逐步增多开始于3月份,当时减持金额逐步高于增持金额,产业资本减持行为趋于正常化。兴业证券指出,5月财报窗口期过去,产业资本活跃度大幅提升,增持金额约为91亿元,减持金额约为123亿元。6月减持进入加速阶段,其中增持额约为65亿元,减持额约为257亿元。
从7月的数据来看,共有121只个股获得增持,增持金额约为139.97亿元,共有306只个股遭遇减持,减持金额合计为358.84亿元。
行业分布方面,以7月所有发生重要股东增减持的个股统计来看,银行、房地产和商业贸易板块获得净增持,额度分别为66.44亿元、16.84亿元和3.40亿元。其余板块中,电子、计算机和采掘板块的净减持额居前,分别为34.70亿元、34.48亿元和31.78亿元,化工、有色金属、食品饮料和机械设备行业的净减持额也均超过20亿元。相对而言,钢铁、交通运输和通信行业的净减持额较低,分别为23.17万元、5573万元和1.19亿元。
个股方面,民生银行、万科A获得增持,且增持额度遥遥领先,分别为66.44亿元和15.36亿元,海欣股份、特锐德和冠昊生物的增持额也居于前列,分别为5.36亿元、5.01亿元和3.65亿元。
从行情上来看,7月以来的反弹行情确实激发了产业资本的减持冲动,期间沪指从2931点震荡上行,最高触及3069.05点,不过随后冲高回落,上周跌幅为1.36%,使得月度涨幅缩减至2.84%。而7月以来的赚钱效应使得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单日成交额曾在7月12日触及2886.57亿元。
大宗交易活跃度提升
当前大股东主要通过大宗交易减持,间接干扰二级市场。据统计,7月大宗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合计成交额达到730.70亿元,而5月和6月的这一数额分别为466.16亿元和741.39亿元。
股东减持始终牵动着整个A股市场的神经,在近期上涨乏力的存量博弈中,这种影响似乎更明显。
长期而言,股价是由企业盈利水平和成长性决定,但中短期来看,股票供求关系也会明显影响股价。因此,大股东减持增加了股票供给,从而可能造成供过于求,股价短期下跌。
那么大股东减持是对股价的绝对利空吗?对此,券商认为其中也存在着机会。招商证券研究认为,根据数据统计反映的规律,从个股博弈的角度,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减持比例在5%-8%之间、减持公告时股价低于前3个月均价,且存在高送转预期的股票存在中短期的参与机会。
为何会有短期正收益?分析人士认为,出于减持目的的部分股东会在减持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动作进行市值管理,当解禁减持股份较为集中时,集中性的市值管理动作可能导致整个市场表现趋于积极。
短期来看,市场恰逢中报预披露期,高送转和业绩向好主题备受关注,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可以关注高送转预期较为强烈的个股,在减持压力之中更可能出现超额收益。不过,更多的投资者还是应该尽量规避前期涨幅过大、近期即将减持的个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