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德国总理府7月26日宣布,总理默克尔决定中断休假,并将于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媒体猜测,临时安排的发布会内容将与近期一连串恶性暴力事件有关。近一段时间,德国各地连续发生的恶性暴力事件令社会各界侧目,也引发了对难民政策的激烈讨论,有可能对德国近期政治走向产生影响。
半个月发生多起恶性事件,官员警告威胁已经来临
7月24日晚,一名叙利亚难民来到安斯巴赫市一个露天音乐会会场,因无票被禁止入内后,引爆随身携带的自杀式炸弹,造成自己死亡和15人受伤,其中4人伤情严重。这名难民现年27岁,两年前进入德国。他的政治庇护申请去年被驳回,但鉴于叙利亚局势动荡被允许居留。
德国内政部长德迈齐埃25日说,安斯巴赫爆炸案的发生可能源于恐怖组织和袭击者精神问题的双重影响。同日,德国巴伐利亚州内政部长赫尔曼说,州政府认为此案可能与恐怖组织有关。他强调,“一些对社会安全造成真正威胁的人将来到或者已经来到我们的国家,必须要有明确的措施。”警方已搜查了这名嫌犯的住所,起获两个手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一个手机视频显示,该嫌犯宣称要对德国展开复仇。警方还发现了可制造爆炸物的原材料。
同一天,在斯图加特附近的罗伊特林根市,一名21岁的叙利亚难民与一位怀孕妇女发生口角,随即用砍刀将其杀死,并造成另外5人受伤。数天来,德国已经连续发生多起恶性事件。7月18日,在巴伐利亚州维尔茨堡市附近的一列城际火车上,一名17岁的阿富汗难民持斧头和尖刀对乘客进行袭击,造成5人受伤,凶手在逃跑时被警方击毙。此人在作案前留下录像,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效忠,事后“伊斯兰国”宣称为袭击事件负责。7月22日,在慕尼黑市一个购物中心附近,一名18岁的德国籍伊朗裔男子持枪打死9人后自杀。调查显示,此人早在一年前就做了精心准备,选择挪威枪击案五周年之际发动袭击,并留下极右色彩浓厚的“宣言”。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也发生过多起与恐怖主义有关的恶性事件。今年2月,一名年轻男子在汉诺威火车站持刀袭警,被认为是“伊斯兰国”煽动的自杀式行动。今年4月,一个锡克教寺庙内发生炸弹袭击,造成3人受伤。警方认为此袭击事件有恐怖主义背景。今年5月,警方挫败了一个“伊斯兰国”成员的恐袭图谋。按计划,这些恐怖嫌犯准备与在法国的另一名嫌犯一起,在杜塞尔多夫制造恐怖事件。
多数民众认为难民涌入是隐患,德国政治受到影响
一连串恶性事件引起了德国社会的关注。德国总理府副发言人德默尔表示,政府向罗伊特林根市遇害妇女的家属表示哀悼,向24日两起袭击案中的伤者家属表示慰问。总理府部长阿尔特迈尔将同安全机构保持紧密联系。“明镜在线”的网络论坛上,德国网民展开激烈辩论。有的认为安斯巴赫爆炸案嫌犯不过是犯有心理疾病,另一些网民立即指出嫌犯作案手法明显带有恐怖袭击的特征;有的指出德国支持了美国的中东政策才引火烧身,其他网民进而批评德国的叙利亚政策;有的网民提醒不要将个别极端事件扩大到对整个族群的攻击,有的则要求政府反思难民政策。
近期一份民调显示,61%的德国民众认为难民涌入造成了“恐怖主义袭击概率上升”。不过,德迈齐埃不久前接受“明镜在线”采访时,否认难民政策使德国变得更不安全。他说,虽然由于申根协定,政府曾经对进入德国的人员情况无法完全掌握,但在难民危机之后,欧盟外部边界问题得到重视。现在进入德国的难民依然很多,但都事先经过了安全筛查。他表示,德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早在难民涌入之前就很高。另一方面,德国安全和情报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排查恐怖威胁,加强大型集会活动的安保措施。
赫尔曼接受《世界报》采访时指出,他将要求在联邦层面上就避免类似事件修改法律。比如在必要时候动用国防军协助反恐,以及强化遣返难民等程序。安斯巴赫爆炸案的嫌犯难民申请一年前就被驳回,原计划将被遣返,却一直未执行。这种“容忍居留”实际上是德国处理难民申请的常态。由于难民申请众多、政府人手不足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截至2015年底,德国境内共有15.5万人持有这种“容忍居留”。不莱梅州去年被拒绝的难民申请个案中,只有6%被遣返,剩余93%以上的申请者以“容忍居留”身份留在了德国。
德国科学与政治基金会专家斯特凡·安格嫩特此前对本报记者表示,欧洲的难民政策存在先天不足,而在欧盟与土耳其达成难民接收协议之后,民众对接纳难民的容忍度有所提高,但同时带来了对欧洲价值观的挑战,也对全球难民保护构成了威胁。《德国之声》评论认为,难民政策已经使德国社会出现撕裂,“其程度之深,为数十年来之罕见”。德国《商报》说,今年9月梅前州和柏林将分别举行选举,届时右翼的“德国的选择”党可能坐收渔利。当前德国正值夏季休假期,预计一段时间后系列恶性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将逐渐显现。
本报驻德国记者 管克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