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7月29日电(记者付美斌)《海南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下称《规定》)于29日获海南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表决通过,自今年9月1日起施行。
《规定》将五大类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一是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水源保护和涵养区,重要水土保持区,重要防洪调蓄区;二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旅游功能保护区;三是海岸带自然岸线及邻近海域;四是海洋特别保护区,重要入海河口,红树林、珊瑚礁和海草床集中分布区,潟湖等;五是其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者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包括公益林、天然林、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等。
《规定》所称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在本行政区域内陆地和海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的严格管控边界。生态保护红线所划定的区域为生态保护红线区。
《规定》明确,按照保护和管理的严格程度,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分为Ⅰ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和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具有极重要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服务功能的区域以及海岸带、海洋生态环境极敏感、脆弱区域,应当划为Ⅰ类生态保护红线区,至少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野生近缘种分布区、领海基点保护范围等区域。未纳入Ⅰ类部分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为Ⅱ类生态保护红线区。
《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监测平台,开展定期监测与调查,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生态环境实施动态监管。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区联合执法,加强对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监管,依法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设置举报电话,受理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破坏生态和环境污染行为的投诉和举报。
违反《规定》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内进行开发建设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海洋、规划、国土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林业、水务、农业等有关主管部门或综合执法部门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处理;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或者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掀起拆除或者关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规定》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主管部门和工作人员有六种以下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法划定或者调整生态保护红线的;二、对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区开发建设管理目录的建设项目予以审批、核准或备案的;三、未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违法建设依法查处的;四、未按规定受理投诉或举报的;五、对发现或群众举报的违反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的行为,不按照规定查处,造成严重后果的;六、其他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导致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完)
相关链接:
刘云山出席部分地区和部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座谈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