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应将高职教育的财政保障制度落实到位;教育部门应尽快从制度层面出台打通高职教育和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制度梗阻,让一些高中生在选择高职教育前能看到未来的前景;用人单位要走出“学历高消费”误区,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地方”,在单位内部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发展通道。
据《中国青年报》8月1日报道,近日,《201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高职学生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月收入连续5年增长,专业相关度稳中有升,就业满意度连续5年呈上升趋势。然而,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虽然31个省(市、区)都出台了高职生均拨款政策,但是政策落地还有很大差距;束缚高职教育发展的学历门槛依然存在。
时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形象”颇有些尴尬。有人私下里认为,它是差等生不得已的“归宿”;而在相关文件中,高职教育被誉为技术工人的“摇篮”。这恰恰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现实困境。高职教育要撑起培养“大国工匠”、传承“工匠精神”的重担,需要制度上的保障。
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制度瓶颈不少。比如,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呼吁加大高职教育的投入,但实际上,在不少地方,高职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没有落实到位,一些高职学校对生均拨款政策只能“望梅止渴”。来自259所公办高职院校的数据表明,2015年有73所生均财政拨款水平低于6000元,占25%,离教育部要求2017年高职生均拨款达到1.2万元还有相当距离。再如,高职生的学历门槛依然没有打破。一方面,不少用人单位招人时动辄要求“本科学历以上”,令高职生“望洋兴叹”;另一方面,高职生直升本科以上学校的政策落地不理想,深造对一些高职生来说可望而不可即。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职教育对于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离不开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尽管“师带徒”式的传统培养模式可以培养一些掌握“绝活”的高精尖人才,但通用性熟练工人的培养依然要靠高职教育;目前在城市生活的大量第二代、第三代农民工要完成从农民到城市工人的转身,当下在农村的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者转变,高职教育是重要的桥梁和中介;培育“工匠精神”,需要有工匠队伍,高职教育是最重要的工匠队伍培养基地。所有这些都说明,高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是其他层次高等教育替代不了的。在大学生屡屡遭遇难艰就业季的当下,教育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否应该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入手呢?
高职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制度保障,相关方面并不缺少“药方”,关键是行动,即改革措施要到位,配套机制要跟上。地方政府应尽快优化财政预算结构,将高职教育的财政保障制度落实到位;教育部门应尽快从制度层面出台打通高职教育和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制度梗阻,让一些高中生在选择高职教育前能看到未来的前景,打消不必要的顾虑;用人单位要走出“学历高消费”误区,落实人尽其才的理念,将“合适的人才放到合适的地方”,并且在单位内部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职业发展通道。
高职教育改的是机制,动的是利益格局。因此,必须要有制度作保障,高职教育才能撑起传承“工匠精神”的重担。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