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龙泉新联村。
在海口龙泉镇的新联村,数十位工人正在为一条小水沟忙活着。这条水沟断了半截,“被台风给打坏了”。工人们顶着烈日搬运石块,只为了快些修好它,“不能再等了,这水沟关系着上万亩田洋。”
在村民眼里,这是一条神奇的小水沟。“去年全省大旱,好多地方都没有水源灌溉。我们这里还是不断流,这条沟里仍然有水。”村民杜长寿十分自豪,“那是我们的先辈韦执谊建造的。”
韦执谊是唐代唐顺宗和唐宪宗时期的宰相,公元805年,被贬崖州,在今海口市龙泉镇新联村一带落脚。为了改变“南国九荒”的局面,在韦执谊的发起下,历经百年,修筑了两处水利枢纽。沿用至今,两条沟渠千年不断流,被称为海口的“都江堰”。
大旱年景仍流淌不息助丰收
2015年,全省遭遇大旱,仅上半年,就有16个市县先后受旱,164座中小型水库蓄水低于放水涵管出口,其中有70座干涸,农作物受影响面积达18.12万亩,2.8万人现临时饮水困难。而海口龙泉镇的新联村,依旧是一副小桥流水的景象。“水位只是比平时低一些,仍然没有断流。全村种了300亩的冬季瓜菜,去年的市场比较好,一亩有几千元的收入。种的水稻一亩在一千斤左右,都是靠着这两条水渠。”村委会主任杜乾甲说道。
杜乾甲介绍,水沟实际上有两条,一条名“新沟”,另一条为“旧沟”。两条水沟分别为500米和300米长,沿着碧波荡漾的田洋向两侧延伸。说起这两条水沟,村民韦馨琼直呼“神奇”。有多神奇?“从小到大没见它断流过。小时候常去沟里游泳,帮大人洗菜、浇地。”韦馨琼说,村子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和冬季瓜菜,有了这两条沟渠,几乎年年都收获。
“雨季时,水位上涨,田洋变成湖,可以养鱼、养鸭子。旱季时,湖变成田洋,可以种植水稻。”大自然的变化,在这里得到完美展示,作为调节器的正是这两条沟渠。“两条沟渠将水引入田地里,覆盖了13000多亩的田洋,惠及全村4000多位村民。既能灌溉,又能蓄水。”杜乾甲说道。
宰相被贬崖州
带头修建水利 传授农耕技巧
1200多年前,因“永贞革新”被贬的韦执谊带着家室亲属一同前往崖州,成为了海南韦氏的宗室;带头修建了水利工程,传授农耕技巧。
“我们这里水源充足,植被丰茂,岩塘、亭塘都是山泉水,当初韦公也是看上这一点。”新联村委会主任杜乾甲说,即使是旱季,也不见水源断流。根据水文监测,“旧沟”水流量每秒达到482升,雨季更高。如此充沛的水流量,如果没有水利设施进行有效利用,将会白白浪费。
正是如此,当初的韦执谊为了帮助群众有效利用水资源,决定修筑水利设施。杜乾甲介绍,韦执谊抵达贬所郑都(今海口龙泉镇一带),发现南侧有一片田洋,两旁各有一个大水塘,称之为“岩塘”、“亭塘”。“两座塘相距一公里左右,水源是山里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当时农业生产力低下,水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韦公决定将水塘修陂,并且建造沟渠引水。”
“韦公是公元805年被贬的,带着舅哥杜载、从事庄敬平来到崖州。原本没有我们这几个村子,我们都是韦、杜、庄的后人。”杜乾甲是新联村委会主任,新联村下辖雅咏村、儒图村和儒庄村3个村小组。杜乾甲介绍,儒庄村多姓庄,位于3个村的正中间。“雅咏村是韦姓,儒图村是杜姓,古时候舅哥和妹夫不能住在一起,因此隔着庄姓分开居住。”
由于工程浩大,韦执谊积劳成疾,工程未竣身先逝。公元815年,唐宪宗降旨为韦执谊谢罪,召其回京。可是此时的韦执谊已离世3年,葬于郑都,子女后代悉数留在琼崖,“郑都”也就成了海南韦氏的发源地。此后由于战乱,工程一度被搁置,直到宋代,才由韦执谊后人完全建成,此后历经修缮,沿用至今。
“岩塘陂也称‘旧沟’。”杜乾甲介绍,史料记载,岩塘陂“高一丈六尺,阔三丈八尺,长二百多丈”,将岩塘水引入渠道,分两支灌溉数百顷农田。海南韦氏族谱将其描写为“架潭成桥,砌陂岸如长虹;引水长流,濯万顷而渺然。”而亭塘陂自然被称为“新沟”,“桥底宽二丈,顶高二丈多,长三百多丈”。
唐代期间,长安韦氏乃是官宦世家、名门望族,先后出过14位宰相,韦执谊正是之一。与之对应的是,唐代贬谪崖州的宰相超过10人,韦执谊也是之一。不同的是,韦执谊将崖州当作了家乡,为后世留下了最美的家园。
堪比都江堰蓄水引水功能兼具沿用至今
“岩塘是旧沟水利系统的源头,这里四面八方有细小的泉眼,向外渗出泉水。用火山岩修成陂之后,泉水得到汇聚,蓄水量得到提高,就成了现在看到的岩塘陂。如今修筑了水库,岩塘水首先流入水库,再从水库流入旧沟,之后灌溉到田洋里。”杜乾甲介绍,上世纪70年代,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当地政府对旧沟进行了系统改造,并建设了一个库容25万立方的新沟水库,此外对主干渠加固加长到了3.21公里,并修出6条分支沟渠,解决了新联村周边的元平村及东占村的水利灌溉问题。
有专家在调研过岩塘陂和亭塘陂后,发现其中有模仿都江堰的痕迹,虽然规模较小,但是同样通过修陂筑沟起到蓄水引水的功能,设施同样历经千年,沿用至今。“旧沟、新沟水利系统的结构,与都江堰相似,因此被称为海口的‘都江堰’。”杜乾甲说道,小水沟规模虽小,蓄水、引水功能却一样不落,以田洋作为蓄水“海绵”的技巧令人赞叹。
相关链接:
海口将维修南渡江过江供水管 江东片区市民请蓄水备用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