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海口棚改的大潮逐渐席卷而来。玉沙村、海甸溪北岸、长堤路……在挖掘机的钢臂挥舞下,原本旧屋连片的城中村仿佛经历了一双“魔术之手”,代之而起的是现代化的高楼社区和繁华的商街。
如今,新一轮的棚改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中,城市的更新也在拆迁与重建中拉开大幕。乔迁的欣喜和告别的感伤,一并朝他们袭来。在这个新旧交替的大工程里,有人正享受着城市发展的果实,有人则在迟疑中饱含期待。
海口制定3年棚改计划,相比以前的旧城改造,新一轮棚改明显加快了脚步。每一天,在红城湖片区棚改指挥部、坡博路片区棚改指挥部等地,都有不少人咨询各类问题。伴随着人们殷切的目光,我们一起走近海口棚改。
1宜居
告别瓦房社区配套全
8月11日晚上8时许,61岁的陈道俊约上几个“老哥们”,和往常一样来到江边散步。
“每天过来吹吹江风看看夜景,可惬意啦!”作为海甸岛的“老居民”,每天吃完晚饭来江边的小广场休闲放松已经成了陈道俊的习惯。可要是放在6年前,陈道俊却连想都不敢想。
“以前住在新安村,村里不像村里,城里不像城里,哪有这么好的条件?”陈道俊原本住在海甸溪北岸的新安村,苦于经济不宽裕,一家三代只能“蜗居”在一套约50㎡的老瓦房里。“老房子没有阳台,上厕所更是要去几十米外的公厕。”
2008年7月,海口市美兰区海甸溪北岸旧城改造工作正式启动,改造面积约1509亩,陈道俊等3万多人被纳入棚改征收范围。“刚开始听说老屋要拆时,还真有些舍不得。”难舍的祖居情结曾让陈道俊犹豫不决,但明事理的他最终还是签订了实物补偿协议。2010年,陈道俊一家人搬进了水岸阳光A座小区的安置房。
“新房子有60㎡,我们老两口住着可宽敞啦!”令陈道俊没想到的是,他不仅从瓦房搬进了高楼,小区周边更是竖起了商业街、娱乐城、高档酒店等一批配套建筑,俨然一座新城崛起。“出门就是宽敞的马路,拐个弯就是超市和公交站,可方便啦!”
旧城区棚改寄托着千万住房困难家庭改善居住条件的希望。如今在棚改的“敲门”下,越来越多如陈道俊一样的旧城居民,正实现着自己的“宜居”梦。
2畅行
疏通城市道路“肠梗阻”
上午8时半,徐大姐看了看表,家乐福超市已经营业了,她连忙收拾好东西,推着电动车走出巴伦社区。顺着红城湖延长线,穿过海府路与琼州大道的交叉口,再骑上个1公里,徐大姐便能到达目的地。
“2公里不到的距离,我偷懒就骑个电动车,其实走过去也才10多分钟。”徐大姐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自从红城湖路延长线贯通以来,她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城市路网“无缝链接”带来的畅快感。
2012年底,红城湖路延长线设计方案通过规划审批,西起海府路东至滨江西路的道路设计,将极大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改造项目需沿红城湖路延长线两侧纵深 50~100米,徐大姐的房屋则恰好在被征地范围。“刚开始的确不想搬,后来听说被征收居民可以给予商业用房补偿,觉得还挺不错了,便接受了。”如今,搬进巴伦社区的徐大姐不仅住上了崭新的房,更坐享红城湖片区。
结合棚改,海口将其与交通疏堵项目相结合实施贯通工程,一条条畅通无阻的城市动脉承载起城市发展更多的期许。“坡博片区的棚改将改善龙昆南片区的交通,道客村的棚改将打通海德路延长线,今后海口的交通将更加顺畅。”海口市房屋征收局副局长朱军向记者描绘了最近的进展。
3 育人
配套学校就学不难
8月12日上午10时许,在玉沙广场·京华城的社区图书室里,76岁的王阿公正陪着10岁的小孙子豆豆看故事书。“只要有空,我就会带他过来看书,顺便我也可以过来和其他老人喝喝茶、打打麻将。”从海南农垦农场退休的王阿公是一名老党员,在他看来,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家庭的头等大事。
在玉沙村生活了近30年,王阿公最头痛的便是村里嘈杂的环境,“以前我们一家5口人都挤在20多平方米的瓦房里,村里的房子都是密密麻麻的。”村里七弯八拐的巷子,连大人有时候都会犯迷糊,怕大孙子毛毛跑丢了,王阿公只好让他每天乖乖待在家看动画片。
“做作业时,家里也摆不下个像样的书桌,他就一个人趴在马扎小板凳上,我估计他眼睛近视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王阿公叹了叹气。
玉沙村被纳入棚改区时,王阿公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配套的教育资源。2007年10月,玉沙村开始了拆迁改造,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新玉沙学校也开始启动规划建设。2014年8月,玉沙实验学校成为海南华侨中学首个紧密型联盟学校,实现课程同步共享,师资互融互通。
“听说玉沙实验学校每年还可以推荐小学优秀毕业生,看来我的小孙子也有机会。”王阿公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自2008年搬进玉沙广场后,孙子不仅多了玩耍的地方,更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资源。“豆豆可比他哥哥有福气多啦!”
在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同时,棚改也在均衡着城市教育资源。“结合棚户区改造,海口同步规划配套的中小学校或者就地改扩建学校,不仅改善教育设施条件,更将彻底解决麻雀学校问题,增加了不少学位。”海口市房屋征收局副局长朱军表示。
4展望
难舍故土期待美丽“蝶变”
从南沙路进坡博村,穿过窄窄的老巷子,再拐几个弯,便来到了叶阿婆的家。32年的风吹雨打,使老宅露出了砖混结构的原始风貌。叶阿婆的房子约有20多平方米,是一个大开间,两堵隔断隔开了起居室、客厅和厨房。
最令她头疼的是村里的卫生。“小巷里路面坑坑洼洼,污水管道更是不完善,大白天的老鼠也敢肆无忌惮地乱窜。”如今,坡博村片区已被纳入棚改范围。在被问及是否愿意搬离老宅时,叶阿婆有些犹豫。“条件是差了点,但毕竟生活了这么多年。”虽然有些不舍,但叶阿婆考虑到自己和老伴年纪越来越大,也该有个更舒适的住所了。
随着海口棚改工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城中村居民离开了简陋而熟悉的老屋,即将搬入崭新的高楼。乔迁的欣喜和告别的感伤,一并朝他们袭来。
赵先生的家是面前坡村的一栋三层小楼,侧门在一个不足80公分宽的小巷内,旁边就是邻居家的围墙。放眼望去,远近都是各式各样的平房屋顶,蛛网一样的小巷互通,将各个巷口与道路相接。
“真舍不得这地方!”在面前坡住了17个年头后,赵先生终于在征收补偿表上签了字,并分到了面积共达250平方米的两套新房。虽然不舍旧宅,但赵先生依旧忍不住跑到棚改指挥部的二楼,眯着眼观摩着棚户改造项目模型。
近几年尘土飞扬间,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迎着城市的发展节奏拔节生长。棚改就像是一个“再城市化”的过程,不仅改变了城市面貌,也是对人们生活观念的重塑。虽然对故土流露出不舍之情,但棚户区居民更愿意见证一场场脱胎换骨般的“逆袭”。
相关链接:
系列新政刷新海口棚改速度 上半年完成全年棚改任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