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壹加壹志愿者入户宣传关爱留守儿童。苍南县民政局 提供 摄
从浙江苍南动车站驶入县城新区,两侧是矗立的现代化写字楼与高层住宅,绿树红花点衬在道路两侧,气派的体育馆游泳馆、风光旖旎的中心湖……近三年来,苍南县围绕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的目标,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不断推进,一项项重大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一批批改革方案付诸行动。
改革,一直是苍南这座年轻城市的主旋律。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加上与生俱来的弄潮儿气质,使得玉苍之南不断涌现出诸多敢为人先的创举。“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让别人进入苍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就要赋予它正确的内涵,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建设的系统工程。”温州市政协副主席、苍南县委书记黄寿龙如是表示。
打造台商小镇寻求经济转型的新生动力,推进“美丽民居”探索美丽乡村的现实路径,扶持规范社会组织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所有这些载体,不断加快着苍南推进改革的步伐,营造浓厚的氛围,奏响发展“好声音”。
台商小镇浓缩新兴产业
近日,苍南对台经贸又一成果在台商小镇落地开花:台湾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林瑞腾教授携团队在苍南实地考察及座谈时,被当地正在打造的台商小镇所吸引,并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计划投资6000万元。今后一家以眼科、口腔为主的专科医院以及一家生产眼科高端设备的工厂将双双在台商小镇拔地而起。
这个坐落于苍南县城灵溪镇城东的台商小镇,占地2.7平方公里,于2015年6月份入围浙江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名单,规划以台湾时尚产业作为主导特色产业,重点突出“台商”元素,尤其是其中主打光电、光学产业,显得格外“高大上”。
“我们对于台商小镇一直有个‘梦’,希望建成之后,成为一个涵盖光电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的聚集地,让游人一踏入小镇,就知道这是一个光电主题的园区。”台商小镇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郑允秀说,将来游人甚至有可能在园区内看到一块石英石经过种种工序打磨成显示屏的全过程。
而除了一系列光电、光学产业基地,台商小镇还有住宅区、休闲广场、台湾小吃街、旅游集散中心、台湾风情湿地观光园等配套设施。如今这个浓缩了台湾风情的特色小镇已进驻企业13家,全部实现开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
今年是台商小镇迈入开发建设的第二年,也是全面推进台商小镇建设的关键之年。据介绍,当地将结合小镇实际,重点推进台湾特色街区、台湾青年创业园、台湾风情湿地观光园等年度十大重点项目,全年将完成有效投资10亿元以上。
实际上,台商小镇的打造只是苍南县今年对台经贸合作的一个缩影。据悉,自2011年5月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获批成立以来,苍南县大力开展对台经贸工作,在规划思路、宣传推介、体制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取得了较好成绩。
截至今年6月,合作区共计引进台资项目36个,总投资55672.9万美元,合同台资33313.2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9793.96万美元,对台招商成效名列浙江省前茅;台商小镇作为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重要平台,今年上半年已累计完成有效投资4.39亿元,并已形成招商引资项目库,拥有台湾特色突出项目25个,分为实施、招商、前期三大类。
特色民居描摹美丽乡村
山谷平地,一幢幢整齐排列的白墙黛瓦民居点缀山间,透出江南山乡特有的诗情画意。“这些古色古香的房子,让我流连忘返。”漫步在八亩后村,一位游客竖起了大拇指。
过去,“五岱山巅十八窟,小径好进不好出;农家一年忙到头,尽吃番薯臭鱼骨”是八亩后村的真实写照,而今作为苍南县“美丽民居”工程的示范村之一,八亩后村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青砖白墙黛瓦,茶山步道人家,晴时观茶园风光,雨天赏烟雨迷蒙。
自2014年11月起,苍南将美丽民居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战略目标,以“碧水仙山、浙南门户、山海苍南”为主题,打造了一批独具地域特色、体现乡土风情、农民喜欢的“瓯派民居”,为温州市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典型和示范。
为打造美丽民居的样板造型,苍南县特地委托中国美院、同济大学为当地乡村“量体裁衣”。“设计要依据当地村的家庭结构与居住人群,适合农居相互拼接与组合,适应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苍南县县长黄荣定表示要立足村庄原有的肌理,生活、生产习俗及文化内涵,突出浙南特色风格。
按照“一个规划、一套款式、一套机制、一个政策、一个示范”的“五个一”工作机制,苍南对包括八亩后村在内的首批4个示范村进行改造,同时,计划用20年的时间完成全县民居改造,彻底改变该县乡村民居落后面貌。
在美丽民居工程的推进中,苍南县也在着手解决一些存在已久的农村发展问题。
位于龙港镇城郊结合部的中对口村是美丽民居示范村之一,过去,这里与“美丽”二字相差甚远,该村原有的403间老房中,危旧房占绝大多数,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为改变“危”、“破”、“旧”的住房条件和“脏”、“乱”、“差”的村容村貌,当地通过科学编制美丽民居建设规划,坚持复垦与盘活并重、拆建同步、拆旧建新同步、无房户(困难户)和安置户安置同步。
改造后的中对口村将成为集教育、医疗、文化、娱乐、购物、养老、综合办公楼为一体的新社区,拆旧区整理后的土地将进行复垦,开发大棚农业,观光农业、种养殖业,改善农民福利待遇,真正做到美了村容,惠了民生。
今后,苍南县将在试点村建设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分阶段有序推进美丽民居建设工作,努力打造“浙江美丽南大门”的风景线。
社会组织共建“公益苍南”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如火如荼之时,公益慈善也在苍南蔚然成风。在去年由中国慈善联合会主办的“2014中国慈善年会”上,苍南县壹加壹公益联合会主席张炳钩和苍南县壹次心未成年人帮扶中心理事长应吟吟获得大会“年度服务创新推动者”殊荣。
作为一个县级区域,苍南同时有两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带头人榜上有名,一时间成了“全国唯一”,也带动起一股公益慈善的热潮。
近年来,壹加壹、绿眼睛、壹次心等一批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在浙江省、乃至国内打响了苍南县社会组织品牌,成为苍南的一张金名片。据悉,截至2016年6月,苍南县登记社会组织总数1131家,其中社会团体255家、民办非企业单位875家、基金会1家,登记或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2367家。
各类社会组织已遍布城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覆盖广泛的社会组织结构体系。同时,各社会组织积极配合政府职能转变,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提供公共服务,开展公益活动,在扶老、助残、救孤、五水共治、平安建设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在五水共治的热潮下,苍南县政府希望借助社会组织的力量在此方面有所创新突破,于是向苍南县壹加壹社区服务中心抛出了橄榄枝。
“之前我们也很希望为‘五水共治’效力,但是因缺乏财力、物力支持,仅靠我们搞搞几场宣传,达不到实际效果。”壹加壹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张炳钩表示,找到互补点后,服务中心先后与政府部门一拍即合,共同开创治水新模式。
据悉,壹加壹社区服务中心在2014年承接了灵溪、龙港、钱库、金乡等乡镇、社区“五水共治”河道保洁、环境监督等项目工作,在浙江省率先开启社会组织参与“五水共治”政府购买服务,涉及资金达350多万元。
2015年,这种成功的经验被继续沿用推广。据统计,苍南县近260多家社会组织承接乡镇政府和教育、人力、水利、宣传等职能部门购买服务工作或公益创投资助,涉及资金达3800多万元。
通过实行直接登记制、减免开办资金、健全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制度、放宽登记管理限制等规定要求,苍南县为培育社会组织的发展突破了原有的条条框框和政策审批门槛。
据统计,2014年苍南县新增登记的社会组织达172家,比上年增长20.6%;2015年该县新增登记的社会组织132家,比上年增长13.1%。
在苍南这座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浙南山海城,改革作为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已深深融入了苍南的血脉之中。如今,注入了新兴产业的新生力量,汲取了美丽乡村的秀色底蕴,融合了社会组织的涓涓暖意的苍南,将在时代的崭新舞台上惊艳发声,高歌改革好声音。(完)
相关链接:
海口保洁员王亚平:不怕脏不怕累 尽心尽责扮靓公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