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松阳老木工匠人严春华。夏洁敏 摄
严春华制作的木制品。夏洁敏 摄
以木头为材料,墨盒、刨子、尺子为工具,在劈、刨、凿、刻间,木工匠人在用劳动换来生存必需物的同时,也诠释着作为一名匠人的生命价值。
现居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水南街道新溪村的严春华,是乡间邻里都熟识的资深老木匠,也是大家心中当之无愧的“严师傅”。今年75岁的他,依旧精神矍铄,身板硬朗。而双掌布满的老茧,则无声地倾诉着老人60年漫漫匠人路。
走进严春华家中,大大小小的木制品琳琅满目,在时光打磨中泛着油润光亮的自然色泽。窗框、四方桌、四角櫈、长条凳……严春华看着每一件自己亲手打磨的物什,絮絮说起了自己和木头整整60年的情缘。
“从小就对木工很感兴趣,所以15岁那年在家人的支持下去拜师学艺,师父是遂昌湖山人,带点远方亲戚关系,排资论辈得叫人家表姑父,在拜师之后便改口叫师傅。”思绪飞回60年前那个登门拜师的“黄道吉日”,严春华按口口相传的旧俗备了香烛和酒肉,登师门行磕头礼。
虽说是走过场,但这声师傅,一喊便是一辈子。
学艺之前短暂的读书经历,为严春华木工技艺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师傅总夸我领悟比较好,学得快。”半年时间,严春华就学会了劈、刨、凿、刻这些基础技艺,而在木匠行里这才算刚入门。
那时,严春华已经能够独立摸索着完成小板凳之类的简单的木制品了。“师傅看我学得快,允许我做学徒兼小工,在外面接活时也会留意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小木’。”严春华向记者解释道,“小木”是行语,指人们生活生产中所需要的工序相对简单的木制品。而独立完成一天“小木”的工作量,严春华就能拿到0.4元的工钱。
在师傅手下打磨锻炼数年,靠着精湛的手艺,严春华也渐渐小有名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生活水平也慢慢提高了,来找我做木工的人就特别多。”严春华回忆道,当时没有图纸,全凭雇主对形状、大小、用途的简单描述,按照自己的领会进行制作。
“好在大家对我的手艺还比较满意。”严春华乐呵呵地说,靠着这门手艺,他盖起了全家人遮风避雨的两层小楼,养育大了家中的四个孩子。而这条路一走,就是从少年走到耄耋,60年的光阴,弹指一挥间。
“现在大家对木制品样式和形态的要求和以前可不一样咯,不过跟着我的这些‘老家伙’们一直没变。”在严春华的工作坊,记者看到了老人口中陪伴他多年的“老家伙”:测绘用的鲁班尺、墨斗、规,切割用的斧头、橘子、凿子、铲子,打磨用的刨字、钻、锉……在散落的木屑间,它们被主人整整齐齐地码放着。
从角落里那把陪伴老人走过大半个世纪的小椅子,到经年月使用已致桌面磨损的长凳台面,屋子里的每件工具,老人都如数家珍:“虽然现在有很多操作比较省力的做木机械工具,但我还是中意跟着我的这些‘老家伙’。”
如今,虽然曾经收的徒弟们早已转行,儿女们也常劝自己“别干了”,严春华依然固执地不肯停下手中的木活,而在他心中,也在思忖着手中这份沉甸甸的技艺该如何保留与传承。
“现在你们小年轻都不认识了吧,在半个世纪前,家家户户碾米可都靠它啊!”在这个老旧工作坊里,一个崭新精致的模型格外吸引眼球。今年春节以来,严春华便开始着手制作,每天利用空暇时间,每一个细微的部件都力争做到完美。
而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出售时,严春华几乎是毫不犹疑地摆了摆手:“不准备卖,但是如果博物馆需要的话可以捐赠,让这些老物件不会永远被人遗忘。”
六十年,一甲子,昔日青春不复,皱纹几乎占领了严春华面庞上每寸肌肤,但他心中那份始于幼时的热爱却从未消磨半分。这一路他埋头走得坚定又踏实,并以每一个铿锵有力的步伐,动人诠释了自己与木头这一世深种的情缘。(完)
相关链接:
浙江新昌一老党员:眷眷深情护好源头活水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