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1岁的邹佳瑞在奶奶的陪伴下,来到四川省仁寿县彰加镇八洞村小报名。令人意外的是,他被告知八洞村小要撤。彰加镇中心小学校长回应,因学生太少,准备将八洞村小撤掉。仁寿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村小不仅不会撤,还会逐步恢复。只要村小还有一个愿意就读的学生,就不能撤。(9月1日《华西都市报》)
从高峰时期的1000多名学生到如今的6名学生,八洞村小的命运,只不过是许多乡村学校生存状态的一个缩影。不论是学龄人口的数量下降,还是一些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村家庭将孩子送到城镇读书,抑或部分学生跟随到外地务工的农民工父母异地上学,在社会流动加速、乡村空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些乡村学校“由盛转衰”成为一种无奈和坚硬的现实。
在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当下,资源应该被如何利用,往往取决于哪种利用方式更有效率。八洞村小有3名老师,撤掉八洞村小有助于解决彰加镇中心小学师资紧张的难题。可是,对于这几位孩子及其家庭来说,“撤点并校”意味着就近入学落空;孩子们上学要么走更远的路,要么家长在彰加街道租房陪读,这无形之中加剧了这些贫困家庭的教育成本。
“撤点并校”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却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孩子们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乡村文化种子被掏空以及寄宿制损伤亲情互动、教育成本上升导致辍学现象加剧等。随着“撤点并校”后遗症的渐次凸显,教育部门对盲目、无序的撤并热潮泼上了冷水、戴上了“紧箍咒”。
“撤掉并校”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需要在坚持程序正义和“保障就近入学”的基础上“适当合并”。撤掉八洞村小既不符合“保障就近入学”,也没有取得家长的同意,更没有按照相关程序取得行政许可;将“学生太少”作为撤点并校的理由,在家长明确表示反对的格局下依然一意孤行,说到底是一些人在利益驱动下自弹自唱。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李泓冰有一段话,对乡村学校的存在价值做了温情却不失深刻的描述:“对遥远的乡村来说,每一个学校,是一堆火;每一个老师,是一盏灯,那灯光虽暗淡,却明明灭灭地闪了几千年,是烛照中国乡村的一线微茫,温暖,踏实。”哪怕只有一个学生,八洞村小依然有存在的价值,依然可以点亮乡村的“庠序灯光”。
促进教育均衡,显然不能盲目、无序“撤点并校”。农村学生也有“保障就近入学”的教育权利,乡村学校不能只算经济账。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有一个上学的孩子,这个家庭就多一份希望。乡村学校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或许会远远大于省下的教育经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