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档帮扶,聚焦“造血式”脱贫
张家界武陵源名胜风景区景观
提到湖南旅游,张家界的名牌几乎无人不晓。殊不知,这些惊艳世人的“奇山异水”也一度被人称为是武陵山区的“穷山恶水”。张家界下辖多个平级的县、区,“2015年前,全区共有1787户、5792位脱贫对象”,张家界武陵源区农办负责人毛成周向记者介绍到,近年来,武陵源区采取了为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定制计划精准对接、健全驻村帮扶追责机制等措施,展开扶贫攻坚。2015年已帮助2000多人实现了脱贫。
这样的进步,主要得益于当地政府因地制宜,针对贫困人口构建的“乡、村、户”三级产业体系,即通过乡级特色产业、村级资产性收益项目、帮扶干部定制稳定增收性家庭产业三个层面,为辖区内的居民实现“二对一”、“一对一”等对口帮扶。毛成周表示,为了保证贫困人口脱贫后不再返贫,当地鼓励贫困户参与各类集体性经济项目,第一年投入后,第二、三年得到的收入将逐年增长,这种“造血式”扶贫,为当地脱贫致富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有效途径,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精准识贫”。
张家界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实现精准扶贫的目标,张家界利用区位优势,每个乡村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产品产业项目,如鱼泉贡米、天子山辣椒、土家织锦等,并借助这些农产品充实旅游产业,据统计,从1989年到2015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由290万元增加到44.81亿元,综合实力不断攀升。
据了解,当地政府拿出了9000万左右资金投入扶贫工作,武陵源区还专门成立了脱贫攻坚指挥部,预计让剩下的3000多人能够在2016年全部脱贫,并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