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宽敞、洁净的市场里购物。记者张俊其摄
海口网9月9日消息(记者高翔)在海口,要说起农贸市场的变化,市民们最爱用“逛农贸市场像逛超市”这句话来比喻。自去年海口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以来,总投入1.61亿元,对全市46家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项目已经颇具成效。至今年8月底,已有33家陆续开门迎客,改造面积达12.35万平方米。与此同时,这些农贸市场的周边环境质量也得到了同步提升,一改往日市场周边“脏乱差”的景象,交通顺畅了,卫生整洁了,商铺规范了。
执法人员规范市场电动车停放,确保道路畅通。记者张俊其摄
专项整治带来质变
在城南路的凤翔市场,记者和来这买菜的居民常良材聊起来,“重新改造后变化太大了,干净敞亮,逛起来很舒服。”这是她对现在的凤翔市场的评价。回忆起凤翔市场曾经的模样,常良材一脸愁容:市场内采光不足,地面污水横流,垃圾乱丢,活禽区、水产区域气味难闻,每次来市场都想赶紧买完赶紧走。
走进如今的凤翔市场,新安装的照明灯美观有现代感,市场内光线充足,市场整体通风,感觉不到压抑,摊位“三包”,地面干燥清洁、见不到垃圾,活禽区域被隔离开来。
“干净敞亮”的背后是市场管理方大量的工作。管理员陈运成告诉记者,市场先期升级改造涉及采光、排水、供电以及重修摊位、设置挡板等方面,第二次则是对活禽宰杀区域进行隔离,多次的硬件提升让市场彻底改变了以往的脏乱形象;在管理模式上,进一步明确了摊主的“三包”责任制,保洁人员保证垃圾日产日清,设置了监督员开展不间断的巡查,每周五晚,还有专业的病媒生物消杀公司上门灭“四害”。
在海口,像这样让群众“逛起来很舒服”,发生“大变样”的市场越来越多。市商务局组织专业机构联合编撰了《海口市农贸市场设计导则》,以高于国标、省标,参照国内一、二线大多城市的最高标准指导我市农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是市区的农贸市场,乡镇、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里的市场也坚持同一标准,同步改造,像长流市场这样的乡镇市场、头铺市场这样的城中村市场也在改造中“改头换面”,确保5年不落后于同类别市场。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成果也纳进了我市“十五分钟便民生活圈”的统筹布局中,满足市民买菜的生活需求。据了解,此次改造工作全面完成后,全市农贸市场新增面积约3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增10家3000平方米农贸市场,增加辐射35万人口。
经过整治,金鹿农贸市场旁的勋亭路环境大变。记者张俊其摄
改造不能忽略周边环境
在改造初期,有些农贸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却落入了仍然没有“好市场”、“好口碑”的窘境。
位于勋亭路的金鹿菜市场由于硬件基础较好,属于较早完成升级改造的市场之一。而升级完成后,群众似乎并不买单,前去购物的顾客仍然不多,这与市场周边存在的“场外场”有很大关系。勋亭路的马路市场存在已久,清晨和黄昏时,卖菜摊贩在金鹿菜市场外做起生意,由于道路拥堵、无法停车,路过的市民图方便就近停留选购,不愿进去市场里面。
这种情况同样存在于高登街的培龙市场,正对面的洗马桥路也是依附于市场形成的马路市场,很多摊贩聚集在此摆摊,影响了培龙市场里面的生意,有的摊主甚至停止租赁场内的摊位,索性也在马路市场上做起了买卖。
谈起位于中山南路的南北水果批发市场和蔬菜市场,桂林社区的老居民于正文对场内环境的改造比较满意,然而他仍提出了存在的问题:“这路段,每天凌晨最乱。”每天凌晨天还没亮,一些商贩就聚集在市场外面的道路上,有的直接把车停在路边叫卖,有的挑着扁担就地一蹲直接摆摊,马路变得拥堵不堪;这些违规摊贩对道路卫生环境更是不管不顾,包装纸箱、果皮、烂菜叶随地乱扔;噪音也是马路早市的问题之一,宁静的清晨被卡车引擎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打破,临街居住的群众叫苦不迭。“这些流动摊贩就是钻凌晨管理薄弱的空子,等市场开门营业了,管理人员、交警上班了,他们也卖完收工了。”于正文说。
此外,市场周围的城中村租客、流动人口较多,卫生死角难以根除,依附市场而长期存在的乱搭乱建屡见不鲜,周边小餐饮店、食品店无证经营、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问题也普遍存在。这些周边环境所暴露出的问题让市场本身的改造成效大打折扣,更影响了市民的满意度。
坡巷路城金农贸市场内规划的水果区。记者张俊其摄
内外兼修同步提升
针对市场周边存在的一些问题,我市开展了全面的整治。工商、食药监、城管会同所在街道、社区共同发力,让农贸市场从内场到外场、从场区到周边同步提升,取得了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在位于坡巷路的城金农贸市场,门口规划的机动车及电单车行驶指示牌让人能感受到这里的秩序井然,几位戴着红袖章的秩序维护员手拿对讲机,引导顾客停放好自己的车辆,墙上的市场导购图也方便了顾客购物。在市场内部完成改造的同时,场外周围一圈的商铺从店面招牌到停车位规划也得到了同步提升,记者绕市场外围走了一圈,交通顺畅,地面见不到垃圾,位于市场后面的水产区和活禽区也可以轻松到达。
凤翔市场在升级改造的同时,门前的城南路也进行了整治。作为包点城南路整治的街道干部,凤翔街道团委书记吴钟日告诉记者,与市场升级改造同步,对原先存在于市场门口违规搭建的铁皮棚摊位全部进行了拆除,通过劝导和管理,清散了沿街占道摆摊的流动摊贩,对城南路的小餐饮店进行了重点规范,严格了门前“三包”制度,对附近的居民区进行“搬家式”大扫除,彻底清除卫生死角,附近的丁村便民疏导点也改造成为便民休闲广场,全方位提高了市场周边的环境状况。
勋亭路在整治过程中重修了路面,劝离了曾经的摆摊商贩,顺畅的交通又重新回到了这条路段,如今的金鹿菜市场没了马路市场“抢生意”,每天顾客如织,市场外面规划的机动车及电单车停车位也更加方便了市民停放车辆;洗马桥路的整治让摆摊商贩不见了,这带给了培龙市场摊主更好的经营信心,不用再发愁顾客买菜不进市场了。
职能部门开展的工作也有效促进了市场周边乱象的消除。琼山区城管局联合公安、交警、环卫等部门凌晨出击,开展了针对马路早市的专项整治活动,还市民一个宁静的清晨;美兰区城管局联合街道组织力量巡查龙舌坡市场、振兴市场等市场的周边环境,劝离流动摊贩,提升市场内外环境及秩序水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制订专门方案,对全市农贸市场、便民市场周边开展了交通秩序整治,一周时间查处市场周边交通违法行为超过万起。
凤翔农贸市场活禽区全面隔离。记者张俊其摄
加强监管防止反弹
相较于市场本身的硬件提升和管理完善,市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更容易发生反弹,加强监管更为重要。
凤翔街道办副主任孙慧贞告诉记者,市场周边一直是街道“双创”工作的整治重点之一,以市场为半径两公里内的道路、居民区、背街小巷、“六小”门店,往往容易存在卫生差、秩序乱等问题,整治和管理难度不亚于市场本身,因此,街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开展市场周边整治工作,辖区内的每个市场周边包点了一位社区干部,对周边开展日常巡查及管理,协调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促进周边环境同市场本身环境的同步提升。
为填补监管空档期,凤翔街道自8月起开启了“早班模式”,重点整治市场周边乱象,进一步遏制凌晨违规摆摊的行为。每天早晨5点到8点,由凤翔街道及下属社区的干部、工作人员,城管、联防队员,挂点单位领导组成的近30人的队伍兵分数路,对辖区内的中山南路、南北水果市场周边、凤翔市场周边、洗马桥马路市场、椰海大道等重点路段进行巡查,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干部熟悉市场情况、了解辖区群众的特点,对违规经营、占道摆摊的行为进行劝离,对发现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如果遇到特别不配合或屡教不改的摊贩,也会借用城管的力量,对其下达整改通知书或处罚金。凤翔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摊贩凌晨“钻空子”经营的现象由来已久且容易反弹,对此,街道也会将凌晨出动开展早市巡查的“早班模式”持续开展下去,逐渐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直到彻底消除这种现象。
在规范经营方面,工商部门也于近日出台了《农贸市场及周边无照经营查处工作责任制度》,管理重点同样涵盖了市场周边的商家,并在每家农贸市场确定两名监管执法人员,重点检查商户是否按规定办理并悬挂营业执照,确保持照率、亮照率达100%。
相关链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