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生活和匆匆流转的消费世界,正一步步鲸吞蚕食着人们的文化归属。这些年,尽管回归传统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对于习惯了消费主导一切的现代人而言,回归传统,何其难也!这不仅仅意味着诸如“法定节假日”之类的形式上的重视,更意味着一些精神上的思索与回归。就拿眼下的中秋节来说,除了各式标榜“精致”“华美”的月饼,我们身边还留存着怎样的节庆意味?还有多少人愿意循着古人的足迹,去追寻“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幽幽家思?又有多少人能放下聚会和应酬,去同远方的父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团聚?答案恐怕不会乐观。
有人戏谑:“我们的传统节日只剩下了吃”,话虽尖刻,但却也一语中的。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程式化的节日已经没有留下多少家国之思,有的也只是“吃”罢了。对文化的淡漠也已成为这个时代的通病,速度与效率逼迫着我们向前,容不得作任何文化之思。这无疑是一个两难的命题,效率是现代文明的内核,断然不能舍弃,而丢掉传统我们注定走向虚无,传统之于我们就好比母体之于婴儿,是源与流的关系。同时,传统又不是一套冷冰冰的程序,而是活着的文化,它从农耕文明走来,积淀着一辈辈人最朴素的生活愿景;它叙述着我们生命的由来,是我们的根;它难以道清,却有着深重的文化意义;它关乎情感,关乎记忆,也关乎着我们的文化根性。
不管我们如何强调传统,总有一些现实难以逾越,中秋团圆也终归只是少数家庭才能实现的美好情景。变迁中的中国人口急剧流动,于一些人而言,即便是春节也很难真正阖家团圆,遑论中秋。在这样的境况之下,中秋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其实,我们不妨抛开形式上的团聚,去探寻一些更为深沉的意义。在诗词的意境里,中秋总是笼罩着“月圆人未圆”的凄美之思,比如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再如范成大的“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可见,聚散离合,古今亦然,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效仿古人,以思念暂代团聚。关于中秋的文化,其实质在于“家”的文化,感念家恩,渴望团聚,这便是中秋的全部意义。在这一刻,我们渐渐放下平日里为稻粱谋的烟火气,开始思索“家”的意义,追寻自我的精神起点乃至文化血脉,在这个层面上,中秋是一次精神意义上的回归,是在读懂“家”的基础上的思亲与思家。
过一个文化意义上的中秋节,用时兴的话讲,就是过一个“走心”的中秋节。传统的仪式正在消退,这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无所作为静待消亡。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本真的观念必须得到留存,也许现实并不允许我们奔袭千里去与家人团聚,但至少我们应当有一些思索,然后打一通电话,甚至不必互诉思念,只是一些简单的家常,就足以在这个本该团聚的日子里,给予彼此遥远的慰藉。(彭雪峰)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