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两旁的梯田。中新网 种卿 摄
中新网兰州9月20日电 (种卿)一侧是烟雾缭绕的群山梯田,一侧是养殖了数百只土鸡的新型合作社,以及种植着成片百合的田地。走在这样的乡间小路,记者不禁对这个拥有静谧“山景”的合作社充满好奇。
9月19日,中新网记者跟随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一行走进兰州七里河区魏岭乡沈家岭村,这里正是解放兰州战役沈家岭战场遗址所在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沈家岭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日趋多样化,从红色旅游、“一亩地”经济,到造血式扶贫的特色劳务品牌培养;再到建立“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新模式,落实到户、落实到人是其坚守的原则。
谈起自己的养鸡合作社,兰州沈家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俊霞难掩笑意,“我们这里养的土鸡是纯天然的,喂养野菜,鸡蛋个头虽小,但打在碗里是红红的,在市面上已经很少见了。”
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俊霞介绍土鸡养殖情况。中新网 种卿 摄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高俊霞也曾为了糊口外出务工,近几年才回到家乡生活,今年一月成立合作社时被委以重任。为什么会选她,干劲十足是一个重要原因。“合作社肯定会越来越好,现在周边的贫困户陆陆续续加入合作社,力争到2016底社员将发展到50户以上,每户养殖土鸡100只以上”,高俊霞的“野心”着实不小,养殖场旁边的土地还种植着百合,预计年底平均每户社员的种植面积将达到5亩以上。
高俊霞展示鸡蛋。中新网 种卿 摄
初具规模的产出,到底能带来多少收益?高俊霞向记者透露,以土鸡养殖为例,刨去人工、饲料喂养等成本,进入市场后,一只鸡的纯利润在20元左右,只此一项就能让养殖户年增收千元以上。
不同于普通的农业合作社,沈家岭农民专业养殖合作社还肩负着精准扶贫的任务,以“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经营模式,建立合作社和贫困户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统一生产资料供应、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组织产品销售等,帮助贫困户解决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兰州沈家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新网 种卿 摄
得益于此,原扶贫户朱元宝和王世发两家顺利摘掉“穷帽子”,不但享受到了百合油脂母籽补贴、驾照补贴、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类福利优惠;还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学技术、跑运输、外出务工,掌握了自力更生的本领,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2000多元增加到了2015年的上万元。(完)
相关链接:
土地承包合同无效 陵水农民索1.08亿元补偿款被驳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