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产业一直是全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州紧紧围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引导果农持续深耕,不断拓宽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网络媒体走转改】全州:围绕葡萄做旅游 甜了果农 鼓了腰包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09-23 20:18

  山脚下连片的葡萄园

  人民网全州9月23日电  葡萄产业一直是全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州紧紧围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引导果农持续深耕,不断拓宽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来到才湾镇南一村毛竹新农村,笔直的水泥路、气派的小洋楼、还有文化活动室、戏台一一映入眼帘,这些景象直观地告诉来访者:新农村的设施很完善、生活很幸福。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作为全县优质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却看不到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的景象。

  “我们的葡萄不愁卖,一到葡萄的成熟季就全都被客商拉走了。”南一村委主任王新明乐呵呵地向大家解释道。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枧塘镇纪委书记易立新,作为纪检干部,他对本地所产葡萄的品质也尤为关注:“我们这里生产的葡萄可以承诺在生长期内绝不使用膨胀剂或者催熟剂等各类激素,而且在我们生产基地还建立了检测室,对果品的各项指标严格检测后进行分级。”

  易立新所说的生产基地就是枧塘镇为了扶持葡萄产业设立的万亩巨峰葡萄种植核心示范区。有了规模化的种植和管控,果农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葡萄品质得到提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年外地客商都会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的葡萄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免检,我们果农把葡萄采摘下来包装好,外地客商来了都不用验货就直接拉走。”易立新继续介绍道。

  和外地客商一起回来的还有早些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我们今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八千元以上,以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家没有好的工作都外出打工,现在看到了种植葡萄的好处又纷纷回来了。他们觉得在家乡只要勤奋一样可以致富。”枧塘镇镇长马海船说。

  靠种植葡萄富起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憋着劲儿还想在做些什么,当地政府也思考怎么把葡萄产业引向深入。

  节能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又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说干就干!毛竹山村从2006年开始筹建新农村,全村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有农村特色小洋楼24座,已建成21座。建好了3.5公里进村道路和0.75公里环村道;建成了文化活动室、戏台、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停车场、休闲坪、水车、钓鱼塘等一批活动设施;建成沼气21座,风貌改造房屋10座,完成改厨改圈改厕改水改电,新安装路灯、自来水和太阳能抽水房。并对村内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村形成了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

  枧塘镇也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农家乐项目,瓦窑岗自然村围绕葡萄种植基地建起了农业观光走廊,配套打造了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

  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农村摆脱了过去了“脏乱差”的形象,一步步迈向了“高大上”;果农也不再是过去的“泥腿子”,而是敞开家门当起了自己的总经理;过去只在葡萄成熟期到来采摘的游客逐渐成了一年四季都会带着家人来的老朋友。

  数据最有说服力:现有人口147人的才湾镇南一村委毛竹山村,仅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就超过2000人次,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其实,在全州的党委政府看来,全州的优势远远不止这些,下一步还有更多金矿可挖。“我们将要打造全州长征文化红色旅游项目,同时与天湖的生态旅游、全州美食文化、炎井温泉的养生文化、精品农家乐开发等形成红+绿旅游产业,实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局面。”从全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本瑛的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葡萄产业以及其所引申出的农家乐项目只是一盘大棋中的一子而已,红色的全州、绿色的全州还会有更多的奇迹。(李天支、沈泉池、韦金戎)

  成熟期一到,田里的葡萄就销售一空

  人民网全州9月23日电  葡萄产业一直是全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州紧紧围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引导果农持续深耕,不断拓宽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来到才湾镇南一村毛竹新农村,笔直的水泥路、气派的小洋楼、还有文化活动室、戏台一一映入眼帘,这些景象直观地告诉来访者:新农村的设施很完善、生活很幸福。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作为全县优质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却看不到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的景象。

  “我们的葡萄不愁卖,一到葡萄的成熟季就全都被客商拉走了。”南一村委主任王新明乐呵呵地向大家解释道。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枧塘镇纪委书记易立新,作为纪检干部,他对本地所产葡萄的品质也尤为关注:“我们这里生产的葡萄可以承诺在生长期内绝不使用膨胀剂或者催熟剂等各类激素,而且在我们生产基地还建立了检测室,对果品的各项指标严格检测后进行分级。”

  易立新所说的生产基地就是枧塘镇为了扶持葡萄产业设立的万亩巨峰葡萄种植核心示范区。有了规模化的种植和管控,果农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葡萄品质得到提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年外地客商都会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的葡萄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免检,我们果农把葡萄采摘下来包装好,外地客商来了都不用验货就直接拉走。”易立新继续介绍道。

  和外地客商一起回来的还有早些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我们今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八千元以上,以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家没有好的工作都外出打工,现在看到了种植葡萄的好处又纷纷回来了。他们觉得在家乡只要勤奋一样可以致富。”枧塘镇镇长马海船说。

  靠种植葡萄富起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憋着劲儿还想在做些什么,当地政府也思考怎么把葡萄产业引向深入。

  节能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又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说干就干!毛竹山村从2006年开始筹建新农村,全村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有农村特色小洋楼24座,已建成21座。建好了3.5公里进村道路和0.75公里环村道;建成了文化活动室、戏台、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停车场、休闲坪、水车、钓鱼塘等一批活动设施;建成沼气21座,风貌改造房屋10座,完成改厨改圈改厕改水改电,新安装路灯、自来水和太阳能抽水房。并对村内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村形成了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

  枧塘镇也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农家乐项目,瓦窑岗自然村围绕葡萄种植基地建起了农业观光走廊,配套打造了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

  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农村摆脱了过去了“脏乱差”的形象,一步步迈向了“高大上”;果农也不再是过去的“泥腿子”,而是敞开家门当起了自己的总经理;过去只在葡萄成熟期到来采摘的游客逐渐成了一年四季都会带着家人来的老朋友。

  数据最有说服力:现有人口147人的才湾镇南一村委毛竹山村,仅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就超过2000人次,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其实,在全州的党委政府看来,全州的优势远远不止这些,下一步还有更多金矿可挖。“我们将要打造全州长征文化红色旅游项目,同时与天湖的生态旅游、全州美食文化、炎井温泉的养生文化、精品农家乐开发等形成红+绿旅游产业,实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局面。”从全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本瑛的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葡萄产业以及其所引申出的农家乐项目只是一盘大棋中的一子而已,红色的全州、绿色的全州还会有更多的奇迹。(李天支、沈泉池、韦金戎)

  全州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副县长王本瑛在向记者介绍未来发展规划

  人民网全州9月23日电  葡萄产业一直是全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州紧紧围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引导果农持续深耕,不断拓宽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来到才湾镇南一村毛竹新农村,笔直的水泥路、气派的小洋楼、还有文化活动室、戏台一一映入眼帘,这些景象直观地告诉来访者:新农村的设施很完善、生活很幸福。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作为全县优质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却看不到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的景象。

  “我们的葡萄不愁卖,一到葡萄的成熟季就全都被客商拉走了。”南一村委主任王新明乐呵呵地向大家解释道。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枧塘镇纪委书记易立新,作为纪检干部,他对本地所产葡萄的品质也尤为关注:“我们这里生产的葡萄可以承诺在生长期内绝不使用膨胀剂或者催熟剂等各类激素,而且在我们生产基地还建立了检测室,对果品的各项指标严格检测后进行分级。”

  易立新所说的生产基地就是枧塘镇为了扶持葡萄产业设立的万亩巨峰葡萄种植核心示范区。有了规模化的种植和管控,果农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葡萄品质得到提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年外地客商都会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的葡萄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免检,我们果农把葡萄采摘下来包装好,外地客商来了都不用验货就直接拉走。”易立新继续介绍道。

  和外地客商一起回来的还有早些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我们今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八千元以上,以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家没有好的工作都外出打工,现在看到了种植葡萄的好处又纷纷回来了。他们觉得在家乡只要勤奋一样可以致富。”枧塘镇镇长马海船说。

  靠种植葡萄富起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憋着劲儿还想在做些什么,当地政府也思考怎么把葡萄产业引向深入。

  节能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又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说干就干!毛竹山村从2006年开始筹建新农村,全村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有农村特色小洋楼24座,已建成21座。建好了3.5公里进村道路和0.75公里环村道;建成了文化活动室、戏台、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停车场、休闲坪、水车、钓鱼塘等一批活动设施;建成沼气21座,风貌改造房屋10座,完成改厨改圈改厕改水改电,新安装路灯、自来水和太阳能抽水房。并对村内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村形成了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

  枧塘镇也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农家乐项目,瓦窑岗自然村围绕葡萄种植基地建起了农业观光走廊,配套打造了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

  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农村摆脱了过去了“脏乱差”的形象,一步步迈向了“高大上”;果农也不再是过去的“泥腿子”,而是敞开家门当起了自己的总经理;过去只在葡萄成熟期到来采摘的游客逐渐成了一年四季都会带着家人来的老朋友。

  数据最有说服力:现有人口147人的才湾镇南一村委毛竹山村,仅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就超过2000人次,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其实,在全州的党委政府看来,全州的优势远远不止这些,下一步还有更多金矿可挖。“我们将要打造全州长征文化红色旅游项目,同时与天湖的生态旅游、全州美食文化、炎井温泉的养生文化、精品农家乐开发等形成红+绿旅游产业,实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局面。”从全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本瑛的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葡萄产业以及其所引申出的农家乐项目只是一盘大棋中的一子而已,红色的全州、绿色的全州还会有更多的奇迹。(李天支、沈泉池、韦金戎)

  南一村村主任王新明讲到现在的好日子,高兴地笑了起来

  人民网全州9月23日电  葡萄产业一直是全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州紧紧围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引导果农持续深耕,不断拓宽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来到才湾镇南一村毛竹新农村,笔直的水泥路、气派的小洋楼、还有文化活动室、戏台一一映入眼帘,这些景象直观地告诉来访者:新农村的设施很完善、生活很幸福。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作为全县优质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却看不到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的景象。

  “我们的葡萄不愁卖,一到葡萄的成熟季就全都被客商拉走了。”南一村委主任王新明乐呵呵地向大家解释道。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枧塘镇纪委书记易立新,作为纪检干部,他对本地所产葡萄的品质也尤为关注:“我们这里生产的葡萄可以承诺在生长期内绝不使用膨胀剂或者催熟剂等各类激素,而且在我们生产基地还建立了检测室,对果品的各项指标严格检测后进行分级。”

  易立新所说的生产基地就是枧塘镇为了扶持葡萄产业设立的万亩巨峰葡萄种植核心示范区。有了规模化的种植和管控,果农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葡萄品质得到提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年外地客商都会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的葡萄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免检,我们果农把葡萄采摘下来包装好,外地客商来了都不用验货就直接拉走。”易立新继续介绍道。

  和外地客商一起回来的还有早些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我们今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八千元以上,以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家没有好的工作都外出打工,现在看到了种植葡萄的好处又纷纷回来了。他们觉得在家乡只要勤奋一样可以致富。”枧塘镇镇长马海船说。

  靠种植葡萄富起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憋着劲儿还想在做些什么,当地政府也思考怎么把葡萄产业引向深入。

  节能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又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说干就干!毛竹山村从2006年开始筹建新农村,全村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有农村特色小洋楼24座,已建成21座。建好了3.5公里进村道路和0.75公里环村道;建成了文化活动室、戏台、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停车场、休闲坪、水车、钓鱼塘等一批活动设施;建成沼气21座,风貌改造房屋10座,完成改厨改圈改厕改水改电,新安装路灯、自来水和太阳能抽水房。并对村内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村形成了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

  枧塘镇也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农家乐项目,瓦窑岗自然村围绕葡萄种植基地建起了农业观光走廊,配套打造了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

  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农村摆脱了过去了“脏乱差”的形象,一步步迈向了“高大上”;果农也不再是过去的“泥腿子”,而是敞开家门当起了自己的总经理;过去只在葡萄成熟期到来采摘的游客逐渐成了一年四季都会带着家人来的老朋友。

  数据最有说服力:现有人口147人的才湾镇南一村委毛竹山村,仅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就超过2000人次,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其实,在全州的党委政府看来,全州的优势远远不止这些,下一步还有更多金矿可挖。“我们将要打造全州长征文化红色旅游项目,同时与天湖的生态旅游、全州美食文化、炎井温泉的养生文化、精品农家乐开发等形成红+绿旅游产业,实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局面。”从全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本瑛的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葡萄产业以及其所引申出的农家乐项目只是一盘大棋中的一子而已,红色的全州、绿色的全州还会有更多的奇迹。(李天支、沈泉池、韦金戎)

  记者品尝葡萄甜蜜的味道

  人民网全州9月23日电  葡萄产业一直是全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州紧紧围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引导果农持续深耕,不断拓宽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来到才湾镇南一村毛竹新农村,笔直的水泥路、气派的小洋楼、还有文化活动室、戏台一一映入眼帘,这些景象直观地告诉来访者:新农村的设施很完善、生活很幸福。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作为全县优质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却看不到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的景象。

  “我们的葡萄不愁卖,一到葡萄的成熟季就全都被客商拉走了。”南一村委主任王新明乐呵呵地向大家解释道。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枧塘镇纪委书记易立新,作为纪检干部,他对本地所产葡萄的品质也尤为关注:“我们这里生产的葡萄可以承诺在生长期内绝不使用膨胀剂或者催熟剂等各类激素,而且在我们生产基地还建立了检测室,对果品的各项指标严格检测后进行分级。”

  易立新所说的生产基地就是枧塘镇为了扶持葡萄产业设立的万亩巨峰葡萄种植核心示范区。有了规模化的种植和管控,果农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葡萄品质得到提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年外地客商都会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的葡萄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免检,我们果农把葡萄采摘下来包装好,外地客商来了都不用验货就直接拉走。”易立新继续介绍道。

  和外地客商一起回来的还有早些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我们今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八千元以上,以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家没有好的工作都外出打工,现在看到了种植葡萄的好处又纷纷回来了。他们觉得在家乡只要勤奋一样可以致富。”枧塘镇镇长马海船说。

  靠种植葡萄富起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憋着劲儿还想在做些什么,当地政府也思考怎么把葡萄产业引向深入。

  节能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又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说干就干!毛竹山村从2006年开始筹建新农村,全村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有农村特色小洋楼24座,已建成21座。建好了3.5公里进村道路和0.75公里环村道;建成了文化活动室、戏台、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停车场、休闲坪、水车、钓鱼塘等一批活动设施;建成沼气21座,风貌改造房屋10座,完成改厨改圈改厕改水改电,新安装路灯、自来水和太阳能抽水房。并对村内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村形成了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

  枧塘镇也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农家乐项目,瓦窑岗自然村围绕葡萄种植基地建起了农业观光走廊,配套打造了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

  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农村摆脱了过去了“脏乱差”的形象,一步步迈向了“高大上”;果农也不再是过去的“泥腿子”,而是敞开家门当起了自己的总经理;过去只在葡萄成熟期到来采摘的游客逐渐成了一年四季都会带着家人来的老朋友。

  数据最有说服力:现有人口147人的才湾镇南一村委毛竹山村,仅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就超过2000人次,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其实,在全州的党委政府看来,全州的优势远远不止这些,下一步还有更多金矿可挖。“我们将要打造全州长征文化红色旅游项目,同时与天湖的生态旅游、全州美食文化、炎井温泉的养生文化、精品农家乐开发等形成红+绿旅游产业,实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局面。”从全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本瑛的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葡萄产业以及其所引申出的农家乐项目只是一盘大棋中的一子而已,红色的全州、绿色的全州还会有更多的奇迹。(李天支、沈泉池、韦金戎)

  毛竹村盖起了科技文化活动室

  人民网全州9月23日电  葡萄产业一直是全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全州紧紧围绕这一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引导果农持续深耕,不断拓宽产业链、提升产业价值。

  来到才湾镇南一村毛竹新农村,笔直的水泥路、气派的小洋楼、还有文化活动室、戏台一一映入眼帘,这些景象直观地告诉来访者:新农村的设施很完善、生活很幸福。但是让人奇怪的是,作为全县优质提子葡萄种植基地,却看不到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的景象。

  “我们的葡萄不愁卖,一到葡萄的成熟季就全都被客商拉走了。”南一村委主任王新明乐呵呵地向大家解释道。

  同样感到高兴的还有枧塘镇纪委书记易立新,作为纪检干部,他对本地所产葡萄的品质也尤为关注:“我们这里生产的葡萄可以承诺在生长期内绝不使用膨胀剂或者催熟剂等各类激素,而且在我们生产基地还建立了检测室,对果品的各项指标严格检测后进行分级。”

  易立新所说的生产基地就是枧塘镇为了扶持葡萄产业设立的万亩巨峰葡萄种植核心示范区。有了规模化的种植和管控,果农也越来越重视产品质量,葡萄品质得到提升,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每年外地客商都会慕名而来。

  “我们这里的葡萄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免检,我们果农把葡萄采摘下来包装好,外地客商来了都不用验货就直接拉走。”易立新继续介绍道。

  和外地客商一起回来的还有早些年外出打工的年轻人。

  “我们今年通过发展葡萄种植,人均收入可以达到一万八千元以上,以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家没有好的工作都外出打工,现在看到了种植葡萄的好处又纷纷回来了。他们觉得在家乡只要勤奋一样可以致富。”枧塘镇镇长马海船说。

  靠种植葡萄富起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憋着劲儿还想在做些什么,当地政府也思考怎么把葡萄产业引向深入。

  节能环保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又一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说干就干!毛竹山村从2006年开始筹建新农村,全村按照“总体规划、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建设有农村特色小洋楼24座,已建成21座。建好了3.5公里进村道路和0.75公里环村道;建成了文化活动室、戏台、篮球场、羽毛球场、气排球场、停车场、休闲坪、水车、钓鱼塘等一批活动设施;建成沼气21座,风貌改造房屋10座,完成改厨改圈改厕改水改电,新安装路灯、自来水和太阳能抽水房。并对村内开展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全村形成了千年古酸枣树、毛竹通道、桉树通道、桂花树通道和钓鱼、采果等景点。

  枧塘镇也结合农业产业结构,引进了农家乐项目,瓦窑岗自然村围绕葡萄种植基地建起了农业观光走廊,配套打造了集吃、住、游、玩于一体的完整旅游产业链。

  通过这一系列动作,农村摆脱了过去了“脏乱差”的形象,一步步迈向了“高大上”;果农也不再是过去的“泥腿子”,而是敞开家门当起了自己的总经理;过去只在葡萄成熟期到来采摘的游客逐渐成了一年四季都会带着家人来的老朋友。

  数据最有说服力:现有人口147人的才湾镇南一村委毛竹山村,仅2015年旅游接待人数就超过2000人次,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其实,在全州的党委政府看来,全州的优势远远不止这些,下一步还有更多金矿可挖。“我们将要打造全州长征文化红色旅游项目,同时与天湖的生态旅游、全州美食文化、炎井温泉的养生文化、精品农家乐开发等形成红+绿旅游产业,实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发展局面。”从全州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王本瑛的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葡萄产业以及其所引申出的农家乐项目只是一盘大棋中的一子而已,红色的全州、绿色的全州还会有更多的奇迹。(李天支、沈泉池、韦金戎)

 

 

相关链接:

【网络媒体走转改】行走红色南梁 朗朗书声中看教育扶贫启智民族未来(组图)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色南梁不朽丰碑 瞻仰英雄积蓄前进动力(图)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路上的红色记忆:南梁梅家豆腐
网络媒体走转改:朗朗书声 大山中最悦耳的回响
【网络媒体走转改】两只水桶背后的军民鱼水情

 

相关链接:
【网络媒体走转改】两只水桶背后的军民鱼水情
网络媒体走转改:朗朗书声 大山中最悦耳的回响
【网络媒体走转改】长征路上的红色记忆:南梁梅家豆腐
【网络媒体走转改】行走红色南梁 朗朗书声中看教育扶贫启智民族未来(组图)
【网络媒体走转改】红色南梁不朽丰碑 瞻仰英雄积蓄前进动力(图)
[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作者:李天支] [编辑:林明洋]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