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每位职人心中,大抵都留有一份对“工匠精神”的敬仰。在生产一线,许多“大国工匠”默默奉献,助力中国梦稳步实现。品读这种精神,在现今尤为必要。传播君跟随“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走进东北,近距离观察网络媒体人,如何在采访中发掘匠人,在报道中传承匠心。
“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联合开展。7月份首先走进上海、青岛。9月26日至29日,第二次大规模探寻之旅再次出发,中央新闻网站及部分商业网站25名编辑记者,在沈阳、鞍山、大连三地深入采访。
编辑记者们参观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
刚一出站,编辑记者们直接奔赴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东北老工业基地给人感觉沧桑而厚重,在与历史结缘的地点开启征程,这场采访意义重大。”中国台湾网李帅面对眼前一座座劳动主题浮雕感慨。
“极致”,每结束一场采访,编辑记者们总发出这样的感叹,被工人们精益求精的态度所折服。
“沈飞数控加工厂的王刚,他加工的铝片能薄到A4纸般的0.1毫米;铣床铣削能达到0.005毫米;小孔铰削技术更能达到0.002毫米的精度极限……”中工网葛文琦向同行分享她的采访感受,“这种极致背后,是每天至少15小时的工作时间,每月超过300小时的负荷。中工网作为‘职工网上之家’,能向他们学习、为他们服务,我感到非常自豪。”凌晨两点,葛文琦敲下这句话并发回网站。
编辑记者采访全国劳动模范鞍钢工人李超
马常艳是中国经济网的记者, 五年多的工作中,她数次参与此类采访,“静心,是他们教会我最重要的一件事。”
“在一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道依茨一汽(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高级技师鹿新弟的采访,再次让马常艳深感触动,“现在外面的诱惑太多了,能踏踏实实静下心来做事的太少,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磨炼和洗礼,做好每一次报道、写好每一句话,也算是我们对媒体行业最大的敬畏了吧。”两天时间、辗转三地,马常艳深究细节,最终在上万字的笔记和资料中完成两篇高质量的人物专访。
网站编辑采访全国劳动模范林学斌。
“初见林学斌师傅,中等身材,一身蓝色工作服,看起来和普通炼钢工人没什么区别,但交流起来,却感觉林师傅并不平凡。”这是人民网记者孙博洋采访鞍钢工人、全国劳动模范林学斌的文章的第一句话。
其他记者也有相同的感受,“根本没什么架子,跟之前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第一次出差采访,中国青年网90后记者张群兴奋地叫道,“真的很佩服他们,不管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能在职业生涯初期遇到他们,对我是最大的鞭策。”在她的相机中,记录了无数张憨厚的笑脸。
央视网“大国工匠 为国铸剑”专题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4天时间,25名编辑记者,奔走沈阳、鞍山、大连三地,与19位工匠采访交流……网络媒体齐发力,各式报道全上阵,文字、图片、视频、H5……截至发稿前,累计原创报道40余篇,转载上千次,累计搜索212,000条。
本文 来自传播君 现场报道,图片由 郭沛沛、葛天琦拍摄。
相关链接:
青海光伏产业工人首次比拼“实战”技能 磨练“工匠精神”
快递员手绘“避堵地图”映射工匠精神
【新常态·光明论】焊神“炼”成记:工匠精神非舶来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