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1日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重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都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民族习俗来庆祝重阳节。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2012年底,“老年节”被明确写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其实,自古以来,重阳节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习俗。近二三十年以来,我国政府借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将尊老、爱老的传统习俗上升为国家意志,为重阳节注入了新的内容,这反映了新的社会道德风尚,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民生工作的重视。
今年6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强调,“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要关心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完善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承诺,要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提供关爱服务。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对于老人问题的关心与关注。
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门槛,且处于老龄化加深的阶段。
在关爱老人这一问题上,任何人从来都没有什么借口。而重阳节,正好是普及关心关爱老人这一社会价值理念的最好时机之一。具体来说,个人或家庭层面,即作为子女,我们要常回家看看。另一个是政府层面,相信党和政府完全有能力不断完善我国养老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养老水平。
常回家看看,是最基本的要求。2012年修订《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对老年人的家庭关怀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等,简单来说就是“常回家看看”。应该说,这也体现了重阳节写入法律的初衷。当然了,这样一条法律规定的影响力,并不是体现在强制力上,它更多的是在提醒国人的义务。
当下社会是快节奏的转型社会。生活让许多孩子远离自己的父母。但无论身在何处,任何人的心灵港湾都会在父母所在的那个家中。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无论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我们每个人对于父母的爱不应该会变,同时切莫忘记“子欲养而亲不待”式的悲剧。因此,我们关爱老人,就可先从常回家看看做起,从多打几个电话做起……
又到一年重阳节,在这个节日里,让我们学会以各自温情的方式去关爱老人,关爱那些在我们生命伊始时关爱过我们的人,也为将来的孩子做好表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