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农历九月,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不少商家已经早早打出“看望长辈,带上这些孝心礼品”的促销广告。爱心志愿者的慰问活动随着节日的临近而密集起来。回顾以往这种节日的新闻,很多人都是“突击敬老”,节日过后一切照旧。
“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慰问老人是人之常情,只是一些爱心志愿者将慰问活动变成一场“秀”,更多是为了拍照刷朋友圈。他们的慰问形成套路,不外乎在节日为老人洗脚、剪指甲、理头发;这些老人在重阳节当天可能被剪到没有指甲,洗了自己也记不清多少次脚。
喧嚣热闹过后,志愿者像没事一样回顾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被慰问的老人却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这到底是志愿者抚慰了老人寂寞的心,还是老人帮助志愿者满足了自己高尚人格的臆想?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老人超过1亿的国家,如何赡养老人已日渐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课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像清远“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现象十分普遍,许多老人虽然仍能自食其力,但精神上却十分“孤独”,需要子女或晚辈多一些关心与问候,常打打电话,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
今年8月中旬,当地媒体报道清城区一个独居老人,因为受不了病痛折磨,最后选择半夜时分在自己的小区上吊自杀了,让人唏嘘不已,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接到噩耗回来,老人早已经离世。
类似的老人自杀案例在各地也不鲜见。许多做父母的为了让子女安心地生活、学习、工作,一辈子从没有享过一天福,老了却成了“留守”,病痛、孤独让他们感到绝望,直至生无可恋。
作为子女,生活压力大、工作忙,也是事实。但再累再忙,心里切不可忘了父母,更不能让“工作忙”与“压力大”成为对父母不管不问的堂而皇之的借口。对老人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呵护,让他们能够在垂垂暮年多感受一些来自社会、来自亲人的温暖才是最大的“孝”。
所以,不要到了重阳节才想起家里的老人,帮助老人不应只在重阳节才被想起,老人的心每天都需要抚慰,只有常态化的爱心才能真的慰藉老人寂寞的心。要让孝心常在,敬老之心永驻,孝老爱亲的风尚长存。更要让这种敬老之风不仅限于对自己的父母与祖辈,而要让《礼记》中大同社会里所倡导的“老有所养,不独亲其亲……”变成美好的社会现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