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主力红军征战万里胜利会师,功绩震烁神州,红星照耀中国。这群衣衫褴褛的斗士传奇般的远征,以其执着、勇毅,为黑暗的世界点燃了一盏明灯,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条复兴之路。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不朽的丰碑 伟大的征程——献给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6-10-21 11:29

    一种精神时刻催人奋进——长征精神的时代回响

    “5、4、3、2、1——点火!”

    10月17日清晨,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映着朝阳飞向茫茫太空,人们再次看到乳白色箭体上的醒目标志:CZ(长征)。

    箭如其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凝聚着中国航天人不畏险阻、艰苦奋斗的精神。

    1958年火箭设计之初,大家都在想给火箭起个什么名字。最终,有感于红军的大无畏精神,将火箭命名为“长征”。

    “火箭研制真的和长征差不多,但一切困难难不倒中国航天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说,第一代航天人足足走了12年的“长征路”,终于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近半个世纪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承载着中国的航天梦,一次次飞向太空,一次次向世人宣示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长征是对人类生存极限的突破,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对全人类精神宝库的伟大贡献。坚持理想、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实事求是,有了这种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成就不了的事业。”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陈部部长张海说。

    这是一种能与苍穹比阔的精神,这是一种不随时间消弭的力量。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的后山上,有17棵参天大树,每棵树下都有一方墓碑。当年,这个仅有43户人家的小村家家有人参加红军。参军前,17位年轻人相约来到后山,每人栽下一棵松树。后来,他们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自己也时时面临死神的威胁。但他们参加红军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放,更是为了自己的亲人、自己的阶级的解放,纵然本人付出牺牲,最终会迎来整个社会的光明前途。”徐焰说。

    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0来岁的年轻人视死如归,拖着疲弱的身体,冒着敌人的炮火,在两年时间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跨越近百条河流,翻过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平均每天都要经历一次遭遇战……

    一个伟大的民族,不会没有英雄。一个英雄的民族,必有永恒的史诗。

    长征路上,一个叫刘志海的红军战士被冻死,战友们掰开他紧握的一只手,里面是党证和一块作为党费的银元——这样的军人、这样的军队,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理想。

    遵义会议后,张闻天说过:“没有理想,不要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聂荣臻元帅生前回忆道,问每一位战士为什么要当红军,他们都会回答你“为了打土豪,分田地”“为了苏维埃新中国”。

    尽管当时的红军战士绝大多数都不识字,但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人民当家做主的红色苏维埃政权,唤醒了千百万像他们一样的穷苦大众,给予了他们世世代代从未有过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靠着这样崇高的理想和自觉的党性,一支支红色大军从赣南、从湘西、从川北、从豫南,跋涉千山万水,不畏艰难险阻,向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汇聚而来。

    “他们是些善良的,志气高、理想远大的人,交不起租税走投无路的农家子弟,逃自死亡线上的学徒、铁路工、烧瓷工,飞出牢笼的鸟儿——丫鬟、童养媳,有教养的将军,带枪的学者、诗人……就这样汇成一支浩荡的中国铁流,就这样一双草鞋一根土枪,踏上梦想的征程!”意大利诗人瓜格里尼曾这样描述红军。

    一旦踏上梦想的征程,终会到达胜利的彼岸。

    长征尚未结束,曾经在黑暗中国探寻光明之路的鲁迅就向陕北发去贺电:你们的勇敢的斗争,你们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解放史上最光荣的一页。

    自晚清以来,中国备受列强欺凌,政府腐败,国力衰落,民生凋敝。失败再失败,消沉复消沉,自卑且自卑,曾经创造辉煌文明的中华民族多么渴望一次胜利。

    “而长征的横空出世,惊天动地,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有活力的精神创建,是雄毅刚健的汉唐文化的回归和超越,是近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原点,是民族精神的重塑、民族灵魂的再生。”国防大学军事思想与军事历史教研室副主任李银祥说。

    中华民族从此挺起不屈的脊梁,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指出,长征是中国人近代以来第一次从精神上开始扬眉吐气,长征精神使中国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关链接: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21日在京举行 习近平将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赓续奋斗是对长征胜利的最好纪念
直播: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
新华社社评:长征永远在路上——写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
[来源:新华社] [作者:刘琼] [编辑:杨海成]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