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4个月,31万余人违规领取惠民补贴被查处,上万名党员干部被处理,全省追缴退交违规资金1.22亿元……
近日,湖北省纪委公布全省运用大数据监督检查惠民政策的情况,并通报15起党员干部侵害群众利益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科技反腐”+“精准监督”开始发力
使用大数据,最初源自省委第四巡视组的一个新点子。
湖北省纪委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去年省委第四巡视组巡视十堰郧县期间,为更快速更准确发现问题线索,将审计、国税、地税、财政、民政、信访等多个部门的数据拿来比对。刚开始是人工比对,一张表一张表地看,效率不高;后来尝试运用数据库系统,对部分数据由专业人员操作比对,帮助巡视组快速锁定线索。郧西原县委书记胡俟的贪腐问题,就是在大数据的威力下现形。省委巡视组发现,在民生资金、政府专项资金的使用比对上,大数据比对成效明显,能够直观反映出相关问题和领导干部违纪线索。
这个点子引起省纪委主要领导重视,派专班到十堰调研,随后在19个省直部门调研。“调研发现,涉及惠民资金的部门,相关数据都很详细,并且都已联网,这为使用大数据提供了条件。”调研组负责人说。
省纪委组织开发出专用的大数据监督检查软件,在潜江和英山试点,至今年2月试点工作结束,效果明显。随后,这一反腐科技手段在全省运用。4月27日,省纪委召开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视频会,全省“科技反腐”+“精准监督”开始发力。
十余分钟比对200万条数据
截至今年8月31日,全省114个县、市、区运用大数据,对2014年至2015年农村低保、农村危房改造等8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深入监督检查,涉及资金总量330.2亿元。
4个多月里,湖北省纪委督促省直八个部门联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共查实问题线索43.2万条,涉及违规资金6.02亿元;查出不符合政策规定领取补贴的人数317406人,涉及党员、干部59209人。
数据分析,主要是把民政、财政、农业、林业、住建等涉及惠民资金的部门原始数据,以及公安、税务等相关部门的数据集中到一起,要查哪一项,就把相关数据输入进去。
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壁垒”,单个部门对惠民补贴领取者的真实情况不能彻底“看透”。而惠民资金的落实又处于监管末梢,虚报冒领、贪污挪用、优亲厚友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多发,且屡禁不止。大数据的采集和比对,为发现相关违纪行为和突破相关案件,提供了技术和证据支撑。
“比如低保、农补,把原始数据和公安部门的居民身份数据输入比对,就很容易筛选出哪些领取人‘不存在’。”工作人员介绍。还有,将税务、公安等部门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比对,领取人是否有车、有房等财产情况也一目了然;通过与组织部门的数据比对,也很容易查出党员领导干部有没有“优亲厚友”。
3.4万人入户核查问题线索
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问题线索后,还需要人核查。为此,全省共组建16909个乡镇核查组,发动3.4万余人,进村入户开展核查工作。
如何做到真查真核?湖北省纪委派出四个督导组,把发现问题、追责问责作为主要任务,采取不打招呼、随机暗访、直奔村组的方式,督查到每一个县(市、区),并对12起典型问题进行追责问责。
其中,大悟县委因存在履行主体责任不力、数据收集比对工作走过场问题,被通报批评;县委书记被约谈,县委副书记、县纪委书记被诫勉谈话。
市县两级同步成立1865个督导组,采取驻点制进行督导,对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中敷衍塞责、走过场等问题,追究主体责任147人,追究监督责任31人,追究监管责任119人;对工作人员履职不力问责543人,对基层党组织问责108起。
4个月来,全省严肃处理贪污、套取、虚报冒领、截留挪用、以权谋私、优亲厚友、失职渎职等七类问题,狠拍叮咬惠民资金的“苍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针对党员干部违纪违规问题,组织处理13504人,已立案调查5204人,其中给予党纪处分3240人,移送司法机关41人,对736个基层单位实施问责,形成了追责问责的强大声势。(湖北省纪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