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对房地产投资的依赖继续下降。2016年3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同比仅增长5.2%,相比1季度6.2%和2季度6.0%的增速,呈逐季小幅回落的趋势。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下降到17.5%,为近年来的低点。
最后,民间投资回暖,增速实现触底反弹。2016年1-9月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5%,比1-8月回升0.4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3季度民间投资增长1.9%,比2季度增速回升0.4个百分点。分月度来看,9月份民间投资增长4.5%,比8月份的2.3%和7月份的-1.2%,呈现触底反弹的趋势。
中国经济回暖反映了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中国经济回暖反映了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的增强,是调结构和培育新动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带来的积极效应。
企业效益出现持续改善,是宏观经济回暖的微观基础。
首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持续提高。2016年1-8月,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长3.6%,高于上半年增速0.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1.2%的增速有明显的提高;企业利润总额累计同比增长8.4%,高于上半年增速2.2个百分点,相比去年同期负增长1.7%,有显著的提高。
其次,工业企业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显著下降。1-8月份亏损企业数量增速下降至1.1%,相比2015年31.3%的增速有明显回落;同时,亏损企业亏损额实现了负增长3.1%,即亏损额由增加转为减少。
同时,中国人民银行的企业家问卷调查也显示,企业盈利指数从1季度47.2%的低点,连续两季度回升至3季度的54.7%,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点。这些变化标志着微观主体收益开始回升,为下一步投资企稳回升奠定了基础。
就业稳定向好,新增就业完成年度目标,调查失业率下降。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067万人,已经提前完成1000万人的年度目标。9月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为近年来的首次。同时,得益于2季度和3季度招聘需求人数的持续增长,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从1季度1.71的低点,回升至3季度的2.22。上述三方面指标充分反映了就业市场的积极变化,说明中国经济开始回暖。
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回升。
9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PMI为50.4%,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民间财新中国PMI达到50.1%,均高于50%的荣枯分界线。事实上,自今年1季度以来,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在50%以上的景气区间,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持续在53%以上的景气区间运行,并于近期出现小幅提升;同时,民间的财新中国PMI指数也快速上行至50%的荣枯线以上。这些变化说明制造业和非制造的景气程度均有所改善,后期将保持稳中有升的基本态势。
与此同时,微观主体信心指数已经触底反弹,反映经济呈现向好的趋势。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城镇储户问卷调查、企业家问卷调查以及银行家问卷调查,无论是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还是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都已经触底反弹,尤其是市场反应更为灵敏的银行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和企业家信心指数率先实现企稳回升,说明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有了明显的改善。从上述各指数一些主要的细分指标看,居民未来就业预期指数和消费意愿比例、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和盈利指数、以及企业家经营景气指数和盈利指数等,均在今年1季度触底后连续两个季度回升,预示着中国经济逐步回暖的信号。
各项改革举措加速推进,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防范潜在金融风险、激发市场活力以及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近期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改善经济运行情况。这些举措包括:
(1)全国主要一二线城市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这些举措有利于控制房价和防范资产泡沫风险。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提出了推进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的具体举措。这项改革举措旨在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有利于扩大内需,也有助于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
(3)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以及《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这项举措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水平和杠杆率,同时也有望通过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减轻企业负担,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扩大企业投资。国家发改委发言人表示,债转股新政可以使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下降10到20个百分点,大幅降低企业财务费用。
(4)中央深改组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这项方案有助于加强产权保护以及稳定民营企业家投资信心。总之,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和改革方案,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信心和防范潜在金融风险,同时也有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巩固经济回暖趋势。
相关链接:
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今公布 成绩单或好于预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