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桂林洋高校区的“夜市一条街”热闹非凡,成为最具人气的地方之一。19日晚,台风“莎莉嘉”刚过,廖保卫和两名巡查人员就组成巡查小组巡查夜市及三所高校校园,这是廖保卫日常工作事务中的一幕。
廖保卫,海南桂林洋高校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党支部副书记,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职至今,廖保卫用实际行动守护桂林洋高校区这方热土,为2.5万名学生、后勤服务公司员工,搭建了一个个有爱的家。
□本报记者 梁冰
构筑高校区美丽之家
走进桂林洋高校区,宽阔的马路干净整洁,整齐的树木生机盎然,紧挨的几所大学规划整齐,随处可见的“双创”宣传标语,校园里偶尔传来朗朗书声,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不仅如此,在距离高校区不远的迈进居委会,常能看到志愿者清扫垃圾的身影。这里曾有杂乱的禽畜棚、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如今已不见踪影,从前毫无生气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也都仿佛换了新装,生机勃勃。这些或巨大或细微的改变,均离不开廖保卫的点滴付出。
海口“双创”以来,廖保卫主动出击,组织在职党员开展“爱我桂林洋·美化家园”志愿服务活动,打扫卫生、清运垃圾、拆除杂乱禽畜棚……每一个环节,总有廖保卫的身影。这个“抢着干活”的老总,给居民和高校区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怕脏、不怕累,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二话不说就做了。”迈进居委会的一名村民如此评价。
桂林洋大学城刚投用之初,小吃摊点分布零散、管理混乱,廖保卫琢磨着打造一个“像模像样”的夜市,为此他没少花心思。海口金盘夜市、海大南门、万绿园民俗风情街等都是口碑较好的夜市,廖保卫组织成立调研小组,带队多次走访“取经”。经过努力,桂林洋高校区夜市一条街已成了师生和附近居民名副其实的乐园,90个小吃点、26个水果摊、80多个服装摊……“门前三包”、餐饮工作人员持证上岗,每一个摊点都严格按照“双创”标准设立经营。
期间,廖保卫多次组织“双创”知识宣讲活动,亲自讲解、动员、培训,在他的带领下,高校区的“双创”工作有声有色。昔日的萧条逐渐显现繁华,高校区成为桂林洋开发区的一颗闪耀明珠。
营造学生温馨小家
2014年9月,桂林洋高校区刚迎来一批新生,就碰到了台风“海鸥”,不少学生宿舍的门窗被打坏,被褥被打湿。廖保卫很快组织人员,连夜抢修宿舍门窗。“凌晨一点还在现场指挥,直到最后一扇窗户被修好。”回忆起这件事,桂林洋高校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学生公益部部长吴文心生敬佩。“绝不让一个学生盖湿被过夜。”廖保卫一边参与门窗修复,一边组织人员采购被褥。当晚,380名学生盖着崭新的被褥进入梦乡。
不久前,台风“莎莉嘉”来势汹汹,在珠海出差的廖保卫时刻关注着台风动向,通过网络部署防风抗风工作,加固学生宿舍门窗,宣传台风知识,加强宿舍管理,反复要求员工多做工作。得知台风偏离预测路线,中心愈加靠近海口,廖保卫再也按捺不住忐忑的心,因为航班取消,他迟迟买不到回海口的机票。“广州回海口的航班多一些,先去广州。”廖保卫当即买了动车票赶往广州,18日,在经过无数次网页刷新后,廖保卫终于买到了一张当晚广州飞海口的机票。“坐飞机第一次晃得这么厉害,没有想到‘莎莉嘉’威力如此大。”这一趟,廖保卫飞得惊心动魄,想到未知的灾情,廖保卫心急如焚。这次台风中,只有一名学生因为大意,没有关好门,被震碎的玻璃划伤,基本没有发生其他险情。回到桂林洋,亲眼看到一切完好如初,廖保卫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在琼台师范学院、海南经贸职业学院和海南师范大学三所院校的学生宿舍,标准的四人间有阳台、卫生间、摇扇,每个学生有单独的一套组合桌柜,舒适而温暖……台风“海鸥”之后,廖保卫主动提出把海南经贸职业学院朝南的学生公寓楼所有双开门换成单开门,“单开门抗风性更强些,这样更安全。”台风“莎莉嘉”的破坏力远比“海鸥”强,但经过整修和加固的学生公寓楼“越挫越勇”,最大化地保障了学生安全。
撑起员工暖心大家
贴心大哥、热心兄弟、暖心老板,这是员工心里真实的廖保卫。2002年至今,从600多元到2000多元,桂林洋高校后勤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最低工资足足涨了近三倍,尽管在这期间,公司对高校学子收取的住宿费用没有提高。多年里,廖保卫始终把员工福利和诉求放在重要位置。“时刻想着提高员工福利,让我们安心工作。”吴文说道。
面对险情,廖保卫总是临危不惧,第一个挺身而出。2014年7月18日下午17时许,“威马逊”肆虐,门窗摇晃不止,只听见一阵玻璃碎裂的声音,公司值守干部张德伟在伸手顶住窗户的瞬间被碎玻璃深割手背虎口处,血流不止,情况危急。彼时,风雨大作,室外积水已经很深,一打开门,人就被吹得站不稳。“救人要紧。”廖保卫没有犹豫,当即决定亲自开车将张德伟送往医院。因为天气恶劣,车子刚开出不远就被迫返回。廖保卫没有放弃,冒着风雨,幸运地拦下了六龙公司一辆正在巡查的公交车,并向驾驶人说明了情况,很快,受伤的张德伟被护送上了车,廖保卫暗下决心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人送到医院。公交车行驶了没多远,因为能见度过低,找不到路,更不知身处何处,被迫停在半路。廖保卫二话不说,打着手电筒就下车探路了。几经周折,张德伟的身体逐渐发冷,廖保卫一边想办法去医院,一边鼓励他要坚强。夜里11点,张德伟被顺利地送到了医院进行治疗,直至凌晨3点,在把张德伟送到家后,廖保卫紧张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整个人疲惫不已。在送伤员上医院的期间,廖保卫经过自家门口,却只能匆匆瞥一眼,没顾得上回家看看,在他的心中,每一位员工都胜似家人,作为一家之长,廖保卫肩负重任。
“近水楼台不恋月”,廖保卫时常这样告诫自己,廉洁从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勤俭节约,要求员工要做到的,廖保卫都会以身作则。后勤事务可大可小,但廖保卫从来都是一丝不苟,不懈怠任何一点琐碎事务,正如他的名字一样,他用实际行动“保卫”着桂林洋高校区这个大家。
相关链接:
用爱守望夕阳红——记海口市优秀共产党员李萍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