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王建国这些年积累的理发登记薄。王秋兰 摄
家住河南省开封市的王建国老人是一名义务理发师,从1961年开始截止到今天,老人已经义务免费理发3万余人次,骑坏了6辆自行车,用坏了10多把推子。“只要是身体允许,只要能走得动,我都会继续坚持下去。”82岁的王建国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3日,记者在开封市见到了王建国老人。热情、和蔼的他拿出了一个重达30余斤木质箱子,不要小瞧这个箱子,这可是老人的宝贝,也是老人外出理发的必备用品,里装不仅装着一把推子,而且装着剪刀等理发工具。
“我从1961年就开始为一些市民义务理发,退休前义务理发5000多人次,退休后理发25000多人次,这些登记簿上显示的信息就是我退休后所记录的。”王建国老人指着茶几旁边的20余本理发登记薄说,登记薄上详细记录着他理发的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按照上面记录的地址,每个月他都要跑一遍。
提及理发,王建国老人向记者介绍说,他并不是一名专业的理发师,而是一名市粮食局仓库保管组组长。1961年,理发店比较少,每次去理发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不少人为此唉声叹气,只有他若无声息地盯着理发师理发时的每一个动作。为了解决理发难题,他与同事商量后买来一把手动推子,与同事相互理发。由于他的理发技术比其他人要高,后来许多同事都愿意让他理发,周末时,院子里小孩、一些老人也成为了他的义务理发对象。后来王建国的理发对象越来越多,知道他的人也开始多了起来。
后来,义务理发并未随着王建国老人的退休而终止。退休那年,王建国老人见到了一位姓周的老技工,在简短的聊天中得知这位老技工因车祸双腿截肢生活不能自理,家人想找上门服务的理发师傅,但跑了十几家理发店愣是找不到。看着坐在轮椅上的老技工,因头发长时间没有修剪显得很是沧桑,第二天,王建国就带着理发工具来到这位老技工家中。离开时,王建国老人还特意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从此后,一直坚持为他理发,直到这位老技工去世。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建国到医院为一个生病的同事理发,在那里他发现了有很多需要理发的老人,就开始为他们义务理发。有了这么多“客户”,王建国并未满足现状,而是骑车跑遍整个开封城区寻找新的“客户”,他的身影经常出现在福兴苑养老院、康健养老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病房等。为了方便理发,他还专门做了一个木质理发箱,每次出门,都会理发箱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
为了便于每人每月都能理发,王建国还专门制作了理发登记记录本,里面详细记录着理发的时间、地点、理发对象的名字和年龄等,目前,他的登记本上还有100多个需要理发的人员信息,而他自己每个月只有四到五天的休息时间。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王建国老人坚持每个月为每人理一次发。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按照记录本上的地址、时间带着他的工具箱准时为市民理发。理发的过程中一边与他们聊天询问身体情况,一边手拿理发工具理发,所以在这些人的眼中,王建国不仅是一位理发师,而且还是一位可以信赖的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年已经82岁的王建国身体开始出现头晕、眼花、耳聋、胳膊疼、腿疼等各种状况,尽管如此,他并未终止义务理发免费服务市民的热情。让王建国老人遗憾的是,那些理发对象中有些老人已经病故了,还有有些已经离开了开封,所以理发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少。
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去做好事,几十年来,王建国老人走大街串小巷为人们义务理发,从未收过一分钱,也从未在理发中吃过他人一顿饭。“‘王师傅,您又来给我们理头发’,每每听到这句话,我就感觉有一种莫名的满足感,这说明我还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自己有一技之长,又能给他人带来方便,既然这是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没有理由不去做下去。”王建国老人坦言道。(完)
相关链接:
持刀杀害心上人 22年后八旬老汉落入法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