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上交、优盘不许带出,整整‘失联’了5天,每天从早到晚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看项目,有时候小组里各专家意见不统一争论起来连饭都忘了吃,可以说这是我参加过的最严格的一次PPP示范项目评审。”一位评审专家这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2016年8月30日至9月3日,财政部组织各行业专家对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进行了集中评审,对1174个备选项目按行业领域分为8个评审组进行了严格评审。
2016年10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联合公布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加快推动示范项目建设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显示,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部委推荐及专家评审,现确定北京市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大兴段)等516个项目作为第三批PPP示范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11708亿元。
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下称“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PPP改革三年多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PPP在中国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从宏观层面看,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中观层面看,需要行政体制、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的配套改革;从微观层面看,追求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物有所值目标。
“目前改革正在走向纵深,首先,第三批示范项目评审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多个行业部门介入,增加了改革的精准性。其次,评审过程公开、公正、透明。第三,示范项目涵盖的类型越来越多。”焦小平说,“遗憾的是,PPP项目地域分布还不均衡,宣传推广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了更深入地解读此次示范项目评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联合财政部PPP中心对参与第三批示范项目评选的17位专家进行了专访,为读者还原评审现场的故事。
第三批示范项目特点:集中于四大行业;中西部地区对PPP热情更高
“我国推广PPP有三大特点,即起点高、重创新、强基础。”10月7日,财政部副部长、财政部PPP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史耀斌在财政部PPP中心与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PPP改革在中国”国际研讨会上如是说。
据悉,此次在华盛顿召开的PPP研讨会,是中国政府部门首次在世界银行年会期间就中国的PPP改革做专题研讨,受到国际社会和国内PPP从业者的广泛关注。
“PPP改革在中国是一次体制机制变革,带动行政体制、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等改革的协调推进。PPP改革是中国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部分。”史耀斌表示。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