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海口新乡贤》现场,周经锦(左二),王基光(左三)吴清勇(右一)。
海口网10月27日消息(记者钟元韬)乡贤文化作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重要力量,起着凝聚人心的作用。2016年,海口市组织开展“新乡贤”评选活动,10位热衷公益、为乡村经济建设及文化发展默默奉献的“新乡贤”被选出。27日,海口网邀请到其中三位——秀英区石山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基光、龙华区城西镇高坡村冼夫人纪念馆馆长周经锦、三江镇苏寻三村委会退休干部吴清勇做客《海口会客厅》,参与《走进海口新乡贤》访谈,与市民、网友共同探讨乡贤精神以及对家乡发展的愿景。
周经锦:以宣传冼夫人文化为己任 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周经锦是海口龙华区高坡村人,退休后,他一心投入到乡村的传统文化建设事业上。2001年,他被村民们推选为高坡村冼太夫人纪念馆馆长。十多年来,他不计报酬、乐于奉献,筹资近百万元,将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冼庙修缮一新。不仅如此,他还组织村民前往广东电白、高州、茂名及海口新坡、荣山、得胜沙,以及儋州宁济庙等地参观学习,开拓眼界。
“冼夫人的精神传承了中国的传统,和当前提倡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周经锦表示,他要把高坡村冼太夫人纪念馆打造成传统文化的宣传阵地,把冼夫人文化、孝文化好好发扬。为此,近些年来他劳心劳力,四处募捐,用捐款在庙前广场新建了冼夫人骑马雕像、石龟池等设施,并在广场周边建碑林和冼夫人颂诗词楹联书法石雕碑壁,彩绘冼夫人率军登陆海南设置崖州、出征平乱、凯旋归来的画幅,以及村史红色革命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栏。
“在传扬冼夫人精神的同时,我们高坡村精神文明面貌发生了变化。”周经锦说,高坡村建立了村规民约,同时结合冼夫人关爱国民的精神教育青少年。近些年来,高坡村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越来越多,村容村貌越来越好,村民素质也不断提高,周经锦表示,他会继续在村里宣传冼夫人文化、孝文化,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王基光:只有下一代勤奋好学品德良好 乡村才能越来越好
“退休之后,镇里的领导邀请我参加关工委的工作,我义不容辞地接受了,现在担任石山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职务。”王基光说,这份工作可不轻松,当时该镇关工委的各项工作与海口市其他乡镇相比都比较落后,为了帮助青少年解决实际问题,他与其他工作人员深入到基层、企业,发动社会捐资助学,近年资助250名学子圆了读书梦。
在工作中,王基光发现,不少学校在流动学生和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于是他组织各学校建立了“学生成长记录档案袋”“流动学生的档案”等。根据这些档案,王基光了解到有5名学生因家庭困难、父母离异等原因,无法完成学业。通过与镇里以及石山中学的沟通协调,学校最终同意免收学费、课本费、杂费等,使这5名学生顺利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业。
“只有下一代勤奋好学、品德良好,我们的乡村才能越来越好。每年我们都资助300多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每人5000元,激励青少年读好书,长大以后为祖国做贡献。”王基光说,石山镇关工委还联系海南旅游学校、海南医学院,在三个小学设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基地,使他们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近几年来,石山镇未成年人吸毒与新吸毒人员为零,看到青少年能够健康成长,就觉得我们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王基光说。
吴清勇:只有离退休的干部 没有离退休的党员
吴清勇今年65岁,曾任苏寻三村党支部书记和三江镇副镇长、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2008年退休,现在是三江镇苏寻三村委会博布一村的村民。吴清勇一直觉得:只有离退休的干部,没有离退休的党员。退休之后,他始终关心着家乡的建设、发展和变化。
2009年,海口市国土资源局计划在三江镇苏寻三村委会开展“茄历湖土地储备平整”项目,需要村民出租土地配合工作。由于村内环境较为落后,村民们思想并不开放,很多人不愿意配合。吴清勇深知,茄历湖土地的博布坡和博布坑,因无水源常年荒着,同时,一到大雨时节,这里因地势较低常常被水浸,根本种植不了农作物。如果这个项目能改变这片土地的情况,必能给村民带来巨大的收益。为了能有效地做通村民思想工作,吴清勇自己配合国土资源局带头,在博布坡和博布坑修建了5条沙土路,大大方便了群众的生活生产。
看着吴清勇的荒地变了样,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加入了平整的队伍,他们一起打了10口150米深的井,并修建了10个100立方米的大水池,还修建了2公里的挡土墙,3公里的排水沟,彻底解决了博布坑的排水问题。博布坑下游种植了650亩的花卉,250亩的水稻,50亩柑橘,整整荒了26年的博布坑终于重新投入了生产。
“如今我们博布村的人居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有了干净整治的道路,每天有专人打扫卫生,有宽敞的休闲活动场所,有文化室和道德讲堂。现在村里的农民读书学习的多了,赌博、游手好闲的少了,是远近闻名的文明生态示范村。”吴清勇自豪地说,以后他还要组织号召村民共同修整事故多发路段、绿化村庄、修建候车亭。
周经锦、王基光、吴清勇三位“新乡贤”都不是大富大贵,但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为乡村的发展、优秀文化的传承、未成年人的成长做出巨大贡献。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和家乡发展紧紧联系,为了家乡变得更美好,他们几十年来不计报酬、默默奉献。接下来,海口网还将邀请6位“新乡贤”参与《走进海口新乡贤》栏目,分享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经历和感悟。
相关链接:
乐东十所乡贤孟儒定: 倡捐重修崖州学宫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