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涸的水渠、丢荒的土地、破败的瓦房,都在诉说着这个黎族村庄的贫困。”这是今年1月记者带着报社“走山乡,看扶贫”报道任务,走访陵水黎族自治县隆广镇亚后村后写下的报道。
今年以来,陵水举全县之力,通过多种举措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时隔9个月,文中曾提到的“希望的甘霖”是否已经浸润亚后村这片“贫瘠的土地”?
10月29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个村庄。甫一进村,就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破败的瓦房明显减少,取而代之是一处接着一处的石子、沙子、钢筋和刚打好的房屋地基。整个村,仿佛成了一片大工地,到处是打桩、搅拌的声音。
与上次一样,记者先来到了村民颜桂萍的家。她的一间老瓦房没了踪影,正在修建新的平顶房。村民小组组长颜开英介绍,作为危房改造的户主,颜桂萍将得到包含了厨房、卫生间在内的80平方米的新房,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全村96户人家,有80多户被列入危房改造名单,目前第一批30户已经开工。
29户贫困户全部列入名单,其中8户属于第一批;其他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将在第一批完工后立即开工。
上次我们来访时,因为沟渠缺水田地荒芜,且没法从其他同样没农活的人家找到活干,颜桂萍正在家里闲得发慌。这一次,我们没有第一时间见到她,她正在远处的农田干活。在近处我们看到,田地中透出一处处水迹,这里有不少刚下种的圣女果。在这片容易发生旱情的土地上,政府推进新的引水举措有所成效,明年有望彻底解决问题。
老村民董其山家门口贴着扶贫责任牌,上面记下了今年政府对这6口之家大小10项的帮扶举措,包括数次发放几百元到4000多元不等的各项补贴补助、先后发7只羊等。“今年最早发的羊已经养了半年多,还很健康,政府的培训很管用。”他感慨地说。
近处的农田边,是董其山的儿子董亚贯和儿媳黎海燕开的杂货店。在1月,我们曾看到了这样一幕:一位村民过来拿起一瓶5元的地瓜酒就走,黎海燕也不问他要钱,只记下欠账。这是他们之间达成的默契。当时,店里总共被村民赊账6000多元。
“钱都已经还清了,现在买东西没人赊账了。”董亚贯告诉我们,原先他的店一天最高销售额是100元,如今平均能达到300元。
9个月时间,亚后村的变化是喜人的。在整个海南,还有无数个贫困村庄,像亚后一样,正在展现新的面貌。
相关链接:
情暖少数民族女孩项目开班 590名海南贫困女孩受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