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须发皆白的徐建华参与修复隋代展子虔的绢本古画《游春图》,手艺精湛令人叫绝。而在四川西部文献修复中心,有一批古籍修复师们在从事相似的工作,他们耗时一年妙手回春,修复了四川博物院的35件共计1719页古籍碑帖。
11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成都通惠门附近的这家修复中心,十来个身着白大褂制服的工作人员正在伏案工作,他们将破损粘连的古籍一页页分离,灭菌消毒,清洗表面附着物,一丝不苟地揭画心……临近下班时间,修复师张石还在努力揭裱案牍上一尺见方的碑帖,画心上的“咸丰六年”四个字清晰可辨。
生病的古籍
修复中心主任彭德泉此前在图书馆工作,他向记者介绍,中国古代书画大多采用绢和纸,质地纤薄,加之年代久远,很容易蛀虫、破损、掉色,特别是四川气候温热潮湿,古籍存在酸化、霉斑等病害,不少文物“重见天日”之前,都要先经过修复师的会诊。
张石参与修复的古籍之中,不乏稀世珍宝,包括秦汉时期的瓦当拓片,苏东坡、颜真卿等书法家的碑帖。例如秦汉瓦当拓片做成的册页,曾有前人修复的痕迹。张石仔细揭开表面装裱之后,发现前任修复师使用的补纸都生了霉斑,层层补纸之间颜色还参差不齐。他像做手术一样,用镊子层层剔除原来的补纸,再找来和原来补纸颜色、纹路、厚薄相近的宣纸替换。
事实上,脱墨才是更大的修复难题。张石和川博的文保专家通力合作,利用现代科技对纸张纤维和墨色进行分析,试图还原当时造纸、造墨技术,在修复中加固墨色。
专注的匠人
据不完全估算,四川现有古籍大约200万册,其中近半需要修复,而全省的古籍修复师不足百人。如果说70后修复师从事这一职业,大多是学门手艺,那90后们穿上“白大褂”更多出于兴趣。
20出头的苟红媛之前是护士,出于对文物修复的好奇,她跳槽来到修复中心,工作一年之后觉得“眼睛遭不住”,因为每天只能盯着案头的方寸之间,稍有不慎,就会被锋利的镊子、针锥扎破手指。她爱看穿越小说,却不爱看古装剧,因为剧中的破绽太多,小说却能带着她的想象穿越回手头文物所在的年代。
无论是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还是最近热播的专题片《大国工匠》,都在倡导手艺人的工匠精神。在张石看来,所谓“工匠精神”,就是对待手中的古籍认真点,修复时精细点,延长古籍文物的寿命。他感慨道:“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为什么好,就是因为当时的匠人沉得下心来,舍得花时间,把一样手艺做到极致,我们学之不尽。”(华西都市报记者曾洁)
相关链接:
名校图书管理员自觉晋升无望 盗卖古籍获利110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