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小萍
通讯员 覃照龙 梁宗捷
11月4日,天蒙蒙亮,龙华区遵谭镇东谭村委会坊门村的村民蔡汝平就从栏舍赶回到家。10岁的女儿尚在熟睡中,他赶着把早饭烧好,待女儿醒后能及时吃上早饭,然后送她上学。
蔡汝平上有85岁的老母亲,下有10岁的女儿。妻子去世后,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他一人身上,“家里只有两亩半坡地,没有水田,靠打零工挣点钱,维持生计。”
今年4月份,龙华区的扶贫干部实地走访了解到,坊门村蔡汝平、蔡甫昌、蔡甫汉、王文波、王文利五户贫困户愿意结成互助组,采取集中养殖、互相帮助的方式进行脱贫,蔡汝平愿意提供土地,但集体缺资金。于是,龙华区人大办与遵谭镇政府帮扶他们建起了100平方米栏舍和100米围墙,采购7头牛、86只羊以及400只鸡,因户因人施策分配,帮助他们脱贫。
“栏舍里,我有22只羊、100只鸡,现在我天天围着这些宝贝转。”蔡汝平介绍,除了养殖帮扶,按照龙华区教育局制定的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10岁的女儿每个学期能有1000元的生活补贴,“收获这么多的帮扶,感觉日子宽松了许多。”
在互助组中,蔡甫昌一家也享受到了教育帮扶。蔡甫昌一家四口人,4岁的小女儿正在上幼儿园,妻子和大女儿都是病人,全家就他一个劳动力,半亩水田和一亩半的坡地,实在难以解困。今年4月份,龙华区帮扶小组积极协调农合、民政、残联部门,帮助蔡甫昌妻子和大女儿办理残疾证,并在药物治疗上给予支持,减免他的新农合参合资金。同时,一次性帮扶他23只羊、100只鸡。
5户当中,年龄最大的是57岁的王文波。六口之家,却只有夫妻两个劳动力,四个儿子虽已成年,但疾病使他们无法成为正常的社会劳动力,“今年,政府一次性给我买了7头牛,100只鸡,比以前在外面打散工好多了。”
为了不影响村里卫生环境和村民作息,这5户贫困户集中养殖的栏舍建在了村郊坡地上。每天早上和下午,他们都会一起放牛放羊,晚上再一起看守过夜,“有伙伴的生活热闹,有说有笑,挺好。”
“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比较相似和集中,总的来说,就是入不敷出。其中,因病致贫的问题具有长久性,我们今后的帮扶政策,将继续坚持‘造血’,这样才能保证贫困户能够有稳定而持续增长的收入,生活才会越来越好”,遵谭镇副镇长陈元表示。
(海口网11月5日讯)
相关链接:
海口琼山区出台贫困人口退出机制 贫困户达标就“摘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