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冒着热气的烧麦。刘文华 摄
一张八仙桌、一张长条凳、一大铜壶砖茶、一两烧麦成为邢国瑞儿时记忆里早餐的欢乐时光。
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已过古稀之年的邢国瑞回忆说:“在我小时候,我的奶奶就带着我吃烧麦了。因为吃烧麦要搭配喝砖茶,所以那时候也有‘喝烧麦’的说法。延续至今,烧麦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代表了一种平静安逸的生活状态。”
图为呼和浩特一烧麦老字号的厨师“捣”烧麦皮。刘文华 摄
这一带有地方符号的民间小吃,明末清初起源于内蒙古西部地区,后流传至京、津,称为“烧麦”,而后至江苏、浙江、广东、广西一带,人们把它叫做“烧卖”。南北方的烧麦在制作材料、做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每日清晨,大小烧麦馆里的腾腾热气显现出这个城市特有的生机。在这里,不分年龄与职业,或三五好友,或爷孙三代,亦或社会交际,人们的各种感情汇聚于此。
王有旺自己经营的烧麦馆已有二十多个年头,每天早晨4点他便忙乎着拌馅、擀皮。稍有休息,他都会和老顾客喝杯茶聊聊天。
王有旺说:“据传早年呼和浩特地区的烧麦都在茶馆出售,茶客饿了总要补充点吃的。但茶馆是清雅之所,不像饭店不怕稠油浓烟,只能备点清蒸面饼,最多只能帮着把茶客带来的肉菜,卷在饼中热一下,用了几张面皮,收几张面皮的钱。因此,正宗烧麦馆子是按皮的重量计价的,在呼和浩特有‘二两烧麦憋死汉’的说法。”
图为呼和浩特一烧麦老字号的厨师包烧麦。刘文华 摄
“每一家烧麦馆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老百姓也都有自己心中味道正宗的标准。”王有旺告诉记者,他打算将自己的手艺传给儿子,让烧麦馆继续经营下去,不让老顾客们丢了那口滋味,更把这种饮食文化传承下去。
退休在家的张先生隔天就会来王有旺的烧麦馆。“和老同事们喝茶,吃烧麦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说说国家大事、家长里短,经常从早晨聊到中午。”张先生笑着说。
据呼和浩特一家老字号烧麦连锁店的王经理介绍,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京津地区挂归化城(归化城是明朝政府对呼和浩特市的称谓。)烧麦为荣耀。
张经理说:“我们的老字号‘德顺源’的历史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最早称为‘晋三元’糕点铺,创于晚清,一九三一年改为‘德顺源’茶馆,兼营各种糕点和烧麦。当时归化城烧麦誉满京城,而归化城最属大西街‘德顺源’出名。”
在张经理看来,百年不变的“味道”是老字号能够延续至今的秘方。
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传统烧麦如今也制作出了速冻款,同时在网上进行售卖。
“80后”刘宇说:“很多年轻人已经不会自己制作烧麦了,如今商家在延续老味道的同时创新了制作工艺,我们在家进行加热就能吃到味道正宗的烧麦。”
“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烧麦的价格是我小时候记忆中的100倍,但不变的是味道和我们美好的生活。”邢国瑞说。(完)
相关链接:
内蒙古男子“捡”了个媳妇生了五个娃 生活成难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