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9月29日以来不到40天时间里,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已经连续召开3次会议,如果算上脱贫攻坚情况汇报会、重点市县视频会议,以及国资、金融、宣传等各类专门会议和各市县落实部署会,几乎每天一会。
这么高的频率,反映的既是高度重视,也是任务艰巨。其中特别重要一条,就是如何有效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这也是国务院督查巡查组要求抓好的,并指出原因在于个别市县在重视程度、措施精准、扶贫方式、基层工作等方面比较薄弱。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有体会:一个人做了好事,如果方式不对,别人也未必会领情,甚至都毫不知情。所以,把好事办好并不是天然就容易的,特别是脱贫。
贫困问题是最尖锐、最难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它常常不是数目字上的经济问题,而是有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诱因,并进一步恶化社会阶层流通的土壤。中国现在要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度性、结构性、系统性地铲除贫困,古今中外尚无先例可循,必然需要探索。而探索的经验基础、制度资源,就是我们党稔熟于心的群众工作法、一线工作法。但无论是用哪种工作方法和机制,最终衡量这一工作成效的就是群众是否满意。
比如中部山区的不少黎苗群众有喝酒的习俗,“歌未彻、酒未歇”是独特风情,但如果沉溺酗酒也就可能是致贫之因。如果是传统的发鸡苗、羊羔,可能转眼之后就换了酒钱。可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方法对路了也可解此困局。比如当初乐东县委书记林北川一坛地瓜酒解了拆迁围,如今琼中县岭门村“第一书记”黄海军一路长谈让“醉汉”王成业走上脱贫路,以酒为媒、入乡随俗,既推进了工作,更赢得了民心。
再比如扶贫干部普遍反映的,贫困户思想落后、“等靠要”风气浓,不好做工作,激发不起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对这个问题,正是他们落后,所以更要帮助,这也属于扶贫的当然一环。然而,贫困是结果,而不是原因,因此没有谁天然就喜欢“宁可受穷、不愿受累”的生存状态,只要深入群众、了解内情、对症下药,就不怕解不开心结、激不起斗志。曾经媒体记者、第三方调查人员询问贫困户受到了政府什么帮助,贫困户回答说只给了自己200元钱,但他并没有算鸡苗、猪苗以及危房改造的补贴,实际上加起来受到帮助超过3万多元。可这是谁的问题呢?能怪贫困户吗?只能怪扶贫干部没有把工作做细,没有宣讲好扶贫政策、没有帮助贫困户算好账,自然就一问三不知。
再比如生态是海南的“金饭碗”和最大比较优势,但如果生态核心区的群众守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那就成了资源的诅咒。所以,贫困不仅是经济帮扶上的问题,还涉及制度安排,包括生态移民和生态补偿就是有针对性的救济安排。今年随着海口、屯昌等7各市县纳入国家生态转移支付范围,海南成为全国第一个省域内所有市县都全部纳入的省份,这为脱贫攻坚奠定了更坚实基础。当绿水青山真的可以变现为金山银山,群众能不满意吗?能不更加发自内心地加好生态吗?
还比如扶贫不是大锅饭,也不等于致富。特别是在整村推进时,如果解决不了这个认识问题,就容易造成互相攀比、争相“炫穷”等衍生问题。扶贫重在“扶”,不重“送”,脱贫和巩固两个环节虽说是“扶上马、送一程”,但不可能把贫困户与非贫困户之间的收入差距人为拉开,要实事求是,否则就成了“堆盆景”的假脱贫,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如果群众有疑惑,就要及时解疑释惑,也用行动消除疑惑,要让群众都认可“贫困虽不可耻,但也并不光荣”,致富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
总之,此类实际问题很多,要在实际工作中逐一发现和破解,要在政治动员、经济帮扶、社会融入等方面多管齐下、因人施策。群众真正懂政策了,心里亮堂了,动力充足了,自然就会满意,“脱真贫、真脱贫”也就不在话下。
相关链接:
海南脱贫攻坚从作风上找根子 织民生网落实贫困群众“三保障”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