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市旅发委供图)
通讯员覃曼 见习记者李万内
细窄的路面两旁,斑驳而又雕满图案的墙面、形态多样的女儿墙、充满闲情的露台、“破旧衰败”的窗棂……海口骑楼老街的美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更加雅致。走在骑楼老街上,仿佛在逐渐翻开海口往日的画卷。
多元化的骑楼建筑。(市旅发委供图)
老街:历史沉淀的结果
海口骑楼老街,是海口市一处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观。它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2009年海口骑楼老街以其唯一性、独特性荣获首批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称号。
1924年,海口拆墙扩城,城区面积由原来城内的不到1平方公里扩大了许多。第二年,拆城墙的石头被用来筑成长堤,也就是如今的长堤路。当时的政府扩建原来天妃庙前的庙前大街,并改名为中山路,长388米,原西门外顺城墙位置的街道被扩成今天的新华北路和新华南路。原城内的南北大街被拓为博爱路,东西方向则被拓为新民东西路。“商贾络绎、烟火稠密”,城市马路的形成、沿海贸易业的繁荣、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使这一带成为海口的闹市区。
印象老街。(市旅发委供图)
骑楼:多元化的建筑
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建筑。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股闯南洋风潮在海南刮开,祖辈们在带回南洋思想的同时,也深受欧式骑楼建筑的影响,海南也由此出现不少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那时,几座或十余座骑楼参差错落毗连一起,店屋前连廊连柱的长廊连接起整个街区,既可为往来的行人撑起一片遮挡烈日暴雨的天地,营造出凉爽的环境,又可成为商家谋业招徕顾客的开放交流场所。骑楼成为了商业文化与社会文化交融的地域特色。
海口最早的骑楼建于1849年,地点在四牌楼街又叫城内街,就是现在的博爱北街。据统计,海口的骑楼式建筑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骑楼式建筑200余座,主要集中于博爱路、中山路、新华北路、得胜沙、解放路等五条老街,其中中山路沿街两旁保留较为完整的骑楼式建筑最多,约39座。
骑楼,跨人行道而建,骑楼下形成几百米甚至更长的长廊,让人自由通行,很适合南方地区避雨遮阳之需,开展商贸活动十分方便;骑楼的背后是内街,民宅大门一般开向内街内巷,形成前店后坊的格局。走在今天的骑楼老街上,人们能够看到的是一栋栋有些陈旧的骑楼,但很难想象它曾经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繁华。
(海口网11月9日讯)
相关链接:
庆国庆 海口骑楼老街举办“2016海南省小幅水彩画精品展”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