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官网显示,因在极端和特别情况下存在轻微爆裂的隐患,可能会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失的风险,从即日起,阿里斯顿热能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将召回16万余台电热水器。
本次召回的产品为2009年9月16日至2014年2月13日期间制造的电热水器。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电热水器的数量为164,310台。共涉及9种型号、5个规格,具体信息如下:
对于召回范围内的电热水器,阿里斯顿热能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客户进行维修,或者客户可选择将旧的热水器交由厂家收回,并在2017年12月31日前以优惠价格购买指定型号电热水器一台。
大家可以登陆阿里斯顿热能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官网(www.ariston.com.cn)查看使用的电热水器是否为受影响的产品,并通过客户服务热线(4009-28-23-23)进一步了解具体情况。
冬季来临,我们总是离不热水器。但除了这样的产品召回,触电事故也屡屡发生。据《信息时报》报道,2016年2月21日22时多,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新安街附近的某住宅室内,二少女疑在使用热水器过程中因触电抢救无效死亡。
电热水器的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敲响了大家的生活警钟。只有消除了种种安全隐患,正确使用电热水器,消费者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安全。我们该如何选购电热水器呢?
选购专业生产电热水器的品牌选购电热水器时,建议消费者尽量选择知名大品牌、专业生产电热水器的厂家。相比较而言,大品牌、专业生产热水器的厂家,无论在生产设备,还是产品质量上,在行业内绝对是领头羊。
因为这类企业敢于投入生产成本,善于改进制造工艺,安全认证有保障,大多数拥有产品合格证及CCC认证标志,而拥有CCC认证标志的电热水器就代表着其已经通过国家强制性电器安全认证。(注:电热水器属于国家“3C”认证产品,每批电热水器出厂前必须获得CCC认证)。
同时,我们也要谨防某些伪造产品认证说明的厂家,购买前必须仔细检查产品的标志、规格型号以及商标是否与产品说明书一致。
市场上,电热水器可简单划分为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快热式电热水器。
储水式电热水器主要由外壳、内胆、加热元件和控制装置四大部分组成。内胆用来装水,一般由强度较高的不锈钢或铁制成,并在内胆内侧搪瓷。储水式电热水器因其方便、清洁,迎合了现代人们的小资需求。
快热式电热水器因为需要快速加热热水,所以其设计额定功率较大。过往,它对配电系统的较高要求使其在普及发展上受到一定约束。近几年来,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快热式因其安装方便、体积较小加上造型方面的改进,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
安装需规范,注意“接地”措施安装电热水器时,消费者应该尽量选择有安装资质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这是因为安装不规范的电热水器有可能导致触电等危险事故的发生。
其中,操作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电源插座的位置应在水流无法喷溅到的地方;另一方面,,无接地(地线)和接地不可靠的电热水器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黄线(地线)若是松动,表示未接地。若热水器发生漏电,漏电流将不会到地上,而是到人上。
如何正确使用及进行有效维护?消费者使用电热水器时,若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严禁用湿手拔电源线,以防触电),并请专业人士进行维修。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定期对电源线上的漏电保护开关进行漏电测试,若漏电保护开关不能正常被断开,也应停止使用并进行维修。
如果发现电源线绝缘功能下降时,应尽量避免电热水器表面与淋浴的水流接触并及时检修。
同时,消费者应该知道,电热水器的使用寿命一般不应超过6年,超过年限就应及时更换。电热水器产品的安全质量和规范安装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才能更有效地保障人身安全。
在国家强制性标准中,涉及电热水器安全质量检测的标准有:
GB 4706.1-2005《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 4706.12-2006《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储水式热水器的特殊要求》
GB 4706.11-200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快热式热水器的特殊要求》
而涉及电热水器安装的标准为GB 20429-2006《电热水器的安装规范》。
电热水器只有同时满足“质量安全”和“规范安装”这两个方面要求,并在消费者正确使用及定期维护下才能保证用户的安全使用。
如何防止危险或急救?
1、消费者平时一旦发现电热水器有漏电现象,应立马关闭电源,拔下插头。要特别小心因水流导致触电。如果发现卫生间地面有水,不要在里面拔插头,应将总开关关闭后再拔。
2、如果有人洗澡时漏电,施救时要特别注意不要盲目冲进去施救,也不要伸手去救,首先是切断电源,如果暂时找不到电源,也可以就近找一件绝缘的东西,如木棍或塑料管,挑开触电者与电源的接触。
相关链接:
太阳能热水器玻璃管爆裂 6岁女童全身70%烫伤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