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通过网络平台播出的《爸爸去哪儿4》中,制作方引入“实习爸爸”与萌娃组队参加节目录制的新形式。有观众指出,节目中播出实习爸爸和萌娃同吃同住甚至同睡的画面,以及过分亲密的玩笑容易给儿童造成误导。昨日有公益人士表示,节目组应立即停止错误引导和负面效应。(11月23日《新京报》)
关于《爸爸去哪儿》节目负面效应的争论由来已久,也正是从这个节目开始,国内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数量增多,越来越多的“星二代”在电视屏幕上一夜爆红,拍广告、做代言、出席商业活动……在名利双收的背后,有隐私曝光的尴尬,有被过度消费的苦恼,还有被资本“绑架”的无奈。
2015年3月,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的总量,同时加强此类节目的管理和监看,凡有未成年人参与的真人秀节目,无论在任何时段播出,都要提前向总局报备,并提供样片审查。其次,对有明星子女(无论成年或未成年)参与的节目不再制作播出,已经制作的节目要进行升级改造或放弃播出。
但是,《通知》似乎并没有给节目带来多大影响,《爸爸去哪儿》被禁止在电视上播出后,转战网络平台,以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最新一季节目中,制作方引入“实习爸爸”与萌娃组队参加节目录制的新形式。节目宣传也更让人大跌眼镜,最典型的莫过于打出“蕾力虐狗”的招牌,更是称呼一对实习父女为CP。试问亲情的表现形式里,怎么会有虐狗、CP这些形容情侣间暧昧的词语存在?
此外,一些内容也触及了儿童安全教育的底线。有公益组织就相关节目内容抛出了一连串质问。4岁的小女孩,可以脱离监护人、叫非亲非故的陌生男子‘爸爸’吗?4岁的小女孩,可以只穿内衣裤,和这样的成年男子同吃同睡吗?4岁的小女孩,可以因为‘我给你糖吃’就亲吻非亲非故的成年男子吗?
我们也当然知道节目中的“父女”也并非单独相处,但是公益组织的质问也并非没有道理。除了参与节目的孩子,更多作为观众的小朋友不懂节目剪辑和策划,节目的示范效应会让小观众觉得他们就是在独处,而且是安全的,那么这些小观众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就会降低防备心理。儿童的防御和分辨能力都未形成,很多事物在孩子的眼里都很美好,但美好背后所潜藏的风险,孩子是看不见的。与异性,包括熟人和陌生人保持一定距离,是儿童自护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这也是从很多案例中总结出的惨痛教训和经验。
虽然每一档节目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但是,对于《爸爸去哪儿》这样打着“亲子教育”旗号的综艺节目,观众也绝非鸡蛋里挑骨头,因为其收视群体覆盖了大量的未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不言而喻。整治了电视荧屏却不净化网络环境,对此类真人秀节目的打击规范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所以,不论节目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播出,放在任何平台都应该一视同仁,纳入监管的审查范围,通过外力倒逼真人秀节目改良。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