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在去产能过程中关闭的首座煤矿——石圪节矿,全部矿工成功转型农民,无人失业。煤矿关闭后,产业往哪儿转、2400多名职工往哪儿安置等问题,都摆在石圪节人面前。除了一部分工人分流到集团其他矿,剩下的1000余名职工就在自办的企业里就业,有的造醋,有的搞种植,有的搞网销,没有一人下岗失业。(11月27日《央广网》)
作为对国家产业结构性调整的重大举措,“去产能”就是为解决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产品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而寻求对生产设备及产品进行转型和升级的方法。在淘汰落后产能、实施优化组合的过程中,被关停并转的企业势必面临大量富余人员的转岗与再就业。人们关注石疙节煤矿,不仅在于其对2400多名下岗职工的全员安置,更在于全部矿工成功转型为“农民”。“无人失业”的言外之意,就是将“当农民”也被纳入“再就业”的范畴,这无疑彰显出就业观的进步。
尽管人们习惯把不同社会分工,统称为“各行各业”,坊间也不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励志名句。但若在谈及“工作”的概念时,“干农业”仍常常被排斥于“工作”之外。君不见“务农者”常常被填表为“无工作”,自谋职业难言“有工作”。这显然是一种带有倾向性的认知误区。“工作”当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自然当归属“工作”之列。
2400多名矿工成功转型农民,不只是为“去产能”过程中的人员安置寻出了一条转岗通道,更不失为对“干农业算不算‘工作’”之问的肯定性回答,具有彰显就业观进步的标杆性意义。
其实,随着人们对价值实现渠道尝试的形式多样,“务农”不算就业的观念,早已被天翻地覆时代变迁所冲击。农忙时收种农作物,农闲季外出打工的“亦工亦农”状态,已成多数农民的生活常态,如今更不乏将农村责任田流转后的“全职”工人。即便是那些“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早已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纯种地模式,而搞起养殖、种植、加工等多种经营。比如此次转岗的石疙节煤矿就搞起了主要用于保健品材料的油用牡丹种植,且立下了“发展到20万亩”奋斗目标。
我们点赞“石圪节的故事没有落幕,石圪节精神还在,只要努力,就会有新的生路”的创业韧劲,更欣慰于“矿工转型农民”的无怨无悔与观念更新,企业转型升级、举国创业创新,尤其需要这种全新理念、博大胸怀和奉献精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